[发明专利]洋地黄胃漂浮片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308433.3 | 申请日: | 200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8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王翰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琥珀光华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08 | 分类号: | A61K36/808;A61K31/7048;A61K9/20;A61K47/38;A61P9/04;A61P9/06;A61K1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0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洋地黄 漂浮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洋地黄胃漂浮片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特征在于该胃漂浮片是以洋地黄为主药制成的片剂,该胃漂浮片由于含有多种亲水性高分子材料,于体温接触胃液后,表面水化成凝胶,而使体积膨胀。此时片剂的重量小于胃液的浮力,使药片漂浮于胃液之上,得以延长胃内滞留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洋地黄胃漂浮片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特征在于胃漂浮辅料包括亲水凝胶材料、辅助漂浮材料、填充剂、发泡剂和释放调节剂,其重量比为1.0:0.05~5.0:1.0~10.0:0~2.0:0.1~2.0。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洋地黄胃漂浮片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特征在于每一片含洋地黄0.01mg~10mg,优选0.05mg~1mg。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洋地黄胃漂浮片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特征在于包含但不限于以下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辅料:亲水凝胶材料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丙烯酸树酯系列、海藻酸钠;辅助漂浮材料十六醇、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或蜂蜡;发泡剂碳酸氢钠或碳酸镁;释放调节剂聚乙二醇系列、聚维酮系列、甘露醇或乳糖等。
5.根据权利要求2的所述的洋地黄胃漂浮片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特征在于胃漂浮辅料包括亲水凝胶材料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辅助漂浮材料十六醇或硬脂酸,填充剂微晶纤维素或糊精,发泡剂碳酸氢钠或碳酸镁,释放调节剂聚乙二醇,其重量比为1.0:0.2~3.0:3.0~8.0:0.2~1.0:0.5~1.5。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洋地黄胃漂浮片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特征在于该胃漂浮片是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某些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及阵发性心动过速。
7.根据权利要求5的所述的洋地黄胃漂浮片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特征是片剂的制备不限于采用直接压片、或制粒后压片、或用环糊精(包括β-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等)等将主药洋地黄包容后压片制成胃漂浮片,该漂浮片包含但不限于下述组分组成:
洋地黄 0.1份
羟丙基-β-环糊精 5份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K4M 20份
十六醇 80份
微晶纤维素 100份
碳酸氢钠 5份
聚乙二醇4000 20份
微粉硅胶 2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洋地黄胃漂浮片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特征在于该漂浮片的组方之一为:
洋地黄 0.1g
羟丙基-β-环糊精 5g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K4M 20g
十六醇 80g
微晶纤维素 100g
碳酸氢钠 5g
聚乙二醇4000 20g
微粉硅胶 2g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洋地黄胃漂浮片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特征在于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1)将处方量的羟丙基-β-环糊精溶于15ml水中
(2)用2ml乙醇溶解好洋地黄后,边搅拌边加入到羟丙基-β-环糊精溶液中,60℃搅拌30min。
(3)将处方量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K4M,十六醇,微晶纤维素、碳酸氢钠,聚乙二醇混合均匀后,80目筛混匀
(4)将(2)加入到(3)中,搅拌制软材,过20目筛制粒,60℃干燥。
(5)加入微粉硅胶,用20目筛整粒,压片,成品检验,包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琥珀光华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琥珀光华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843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护肝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提高小儿咳喘灵口服液澄清度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