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层防火耐燃透气衣材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307801.2 | 申请日: | 200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8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炫;徐正己;徐国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厚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02 | 分类号: | B32B37/02;B32B37/12;B32B37/15;B32B38/04;B32B38/16;D06N3/00;C09J9/00;A41D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防火 透气 加工 方法 | ||
1、一种多层防火耐燃透气衣材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调配一耐燃混合型胶料;
于一耐燃织物的表面涂布一防火受热不变形树脂层;
于一第一金属薄膜的一表面上,涂布该耐燃混合型胶料;
将该耐燃织物上的该防火受热不变形树脂层与该金属薄膜上的该耐燃混合型胶料进行贴合,然后使用一第一微孔处理工法进行处理;
涂布该耐燃混合型胶料一第二金属薄膜上;
将该第二金属薄膜上的该耐燃混合型胶料与一薄膜的一表面贴合,再使用一第二微孔处理工法进行处理;以及
于该薄膜的另一表面或该第一金属薄膜的另一表面上胶后,将该薄膜与该第一金属薄膜贴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层防火耐燃透气衣材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耐燃混合型胶料是以一湿气架桥型热熔聚酰胺树脂与一无机磷硅耐燃剂以进行混合调配制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多层防火耐燃透气衣材加工方法,其中该湿气架桥型热熔聚酰胺树脂与该无机磷硅耐燃剂的比例是7∶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层防火耐燃透气衣材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金属薄膜或该第二金属薄膜是一铝金属薄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层防火耐燃透气衣材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薄膜是一耐热高温薄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层防火耐燃透气衣材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微孔处理工法或该该第二微孔处理工法是一雷射细孔处理,得到的微孔的孔距是4微米(mm),孔径是0.01微米(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层防火耐燃透气衣材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该耐燃织物上的该防火受热不变形树脂层与该金属薄膜上的该耐燃混合型胶料进行贴合后,需经过一第一时间后,才可进行该第一微孔处理工法。
8、如权利要求7所述多层防火耐燃透气衣材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时间是48小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层防火耐燃透气衣材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该第二金属薄膜上的该耐燃混合型胶料与该薄膜的一表面贴合后,需经过一第二时间后,才可进行该第二微孔处理工法。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多层防火耐燃透气衣材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时间是48小时。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层防火耐燃透气衣材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该薄膜与该第一金属薄膜贴合后,需置放一第三时间,方为成品。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多层防火耐燃透气衣材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时间是48小时。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层防火耐燃透气衣材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耐燃织物上的该防火受热不变形树脂层与该金属薄膜上的该耐燃混合型胶料进行贴合时,是利用贴合机进行贴合。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层防火耐燃透气衣材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该第二金属薄膜上的该耐燃混合型胶料与胎薄膜的表面贴合时,是利用贴合机进行贴合。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层防火耐燃透气衣材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该薄膜与该第一金属薄膜贴合时,是利用贴合机进行贴合。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层防火耐燃透气衣材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涂布有防火受热不变形树脂层的该耐燃织物需经过烘箱进行加热干燥处理。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多层防火耐燃透气衣材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干燥处理的加热温度是100℃~190℃,该耐燃织物停留时间是30秒~120秒。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层防火耐燃透气衣材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涂布该耐燃混合型胶料时,需加热80℃~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厚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厚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780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铰接式运输车
- 下一篇:航天器镁合金镶嵌件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