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鞍乘型车辆的仪表支承构造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306892.8 | 申请日: | 2007-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0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 发明(设计)人: | 与仓康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2J39/00 | 分类号: | B62J39/00;B60K35/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贵亮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鞍乘型 车辆 仪表 支承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可转向地支承于车架前端的头管上的前叉上,安装有支承仪表组件的支架的改进的鞍乘型车辆的仪表支承构造。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在前叉的底桥及顶桥上装有钢制的支架,在该支架上安装前照灯及仪表组件,由与支架为不同部件的仪表遮光板将所述仪表组件从前方覆盖的构造(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153044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构造中,不仅部件数量较多,而且装配工时数也较多,导致成本的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减少部件数量及装配工时,能够减低成本的鞍乘型车辆的仪表支承构造。
此外,在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那种铁制的支架中,由于由棒部件和小的板部件构成支架,从前罩的后侧可看见线束及仪表组件的支承部和前照灯的后部等,在外观性上存在问题。
本发明的的第二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外观性的鞍乘型车辆的仪表支承构造。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为一种鞍乘型车辆的仪表支承构造,其在可转向地支承在车架前端的头管上的前叉上安装有支承仪表组件的支架,其特征在于,在由合成树脂构成的所述支架上,一体地形成有从前方覆盖所述仪表组件的仪表遮光板。
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第二目的,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为一种鞍乘型车辆的仪表支承构造,其在可转向地支承在车架前端的头管上的前叉上安装有支承仪表组件的支架,其特征在于,由合成树脂构成的所述支架具备支架主部和仪表支承部,所述支架主部具有从后方大致覆盖前照灯的背板部分并支承在所述前叉上,所述仪表支承部支承所述仪表组件并与所述支架主部一体相连。
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的特征为,在技术方案1或2记载的构成以外,配置在所述支架前方的前照灯安装在具有面对该前照灯的开口部并覆盖该前照灯的前罩上,该前罩安装在所述支架上。
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的特征为,在技术方案3记载的构成以外,从前面看具有大致相同外形而形成的所述前罩及所述支架在相互之间形成收纳所述仪表组件的一部分及所述前照灯的收纳室并接合。
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的特征为,在技术方案3或4记载的构成以外,在所述支架上设置有通风孔。
技术方案6记载的发明的特征为,在技术方案5记载的构成以外,所述通风孔在从前面看与所述前照灯大致重叠的区域内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技术方案7记载的发明的特征为,在技术方案3记载的构成以外,在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可插通线束的线束插通孔。
技术方案8记载的发明的特征为,在技术方案1~7中任一项记载的构成以外,设置于所述支架的下部的定位销插入于所述前叉的底桥上设置的定位孔中。
技术方案9记载的发明的特征为,在技术方案3或4记载的构成以外,所述支架主部具有连接设置在所述背板部分的两侧的左右一对侧盖部分,这些侧盖部分从内侧覆盖所述前罩的两侧内面,并与所述前罩接合。
发明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由于支架由合成树脂形成,以及仪表遮光板一体地形成在支架上,所以部件数量及装配工时减少,能够降低成本。
根据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由于合成树脂制的支架的支架主部具有从后方大致覆盖前照灯的背板部分,所以能够将线束、仪表组件的支承部及前照灯遮盖,并且由于支架由合成树脂构成,所以能够容易地形成背板部分,同时能够由背板部分使支架主部的刚性增加。
根据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支架可兼用于前照灯的后盖,所以能够实现部件数量及装配工时的进一步降低。
根据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能够使仪表组件及前照灯得到良好的外观性并紧凑地集中。
根据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从前罩及前照灯之间的间隙进入到前罩内的行驶风在支架的通风孔中有效地流通,能够减少由于行驶风引起的行驶阻力。
根据技术方案6记载的发明,从前罩及前照灯之间的间隙进入到前罩内的行驶风容易通过通风孔,能够进一步减少行驶阻力。
根据技术方案7记载的发明,能够由前罩及支架遮盖线束并集中处理。
根据技术方案8记载的发明,支架对前叉的定位能够正确地进行,仪表组件的中心对合变得容易。
根据技术方案9记载的发明,由于能够由支架主部具有的左右一对侧盖部分从内侧将前罩的两侧内面覆盖,所以能够不需要用于覆盖前罩的两侧内面的专用部件,而以减少部件数量的构造从内侧将前罩的两侧内面覆盖,提高了外观性,并且由于支架由合成树脂构成,所以能够容易地形成侧盖部分。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68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