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梯度交联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303934.2 | 申请日: | 200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0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聂俊;杨林;许红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83/01 | 分类号: | C08F283/01;C08F283/06;C08F2/50;C08G18/63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燕慧 |
地址: | 100029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梯度 交联 高分子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梯度交联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5~20wt%树脂单体、0.25~3wt%交联剂、0.05~1wt%光引发剂、75~94.2wt%溶剂及0.5~1wt%助剂混合均匀,搅拌5~10min,在通入氧气、空气、氮气、氦气、二氧化碳气之一或其混合气体或者不通任何气体条件下,光照射0.5~30min使其固化,得到高分子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树脂单体为环氧(甲基)丙烯酸酯树脂、聚酯(甲基)丙烯酸酯树脂、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树脂、(甲基)丙烯酸酯树脂或聚醚(甲基)丙烯酸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联剂为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乙二醇类二丙烯酸酯、三丙二醇类二丙烯酸酯、1,6-己二醇双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二缩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或三缩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引发剂为紫外光引发剂或可见光引发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紫外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二苯甲酮/叔胺、4-对甲苯琉基二苯甲酮/叔胺、2-甲基1-(4-甲巯基苯基)-2-吗啉-1-丙酮、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瞵、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以乙氧基苯基氧化瞵、1-羟基环己基苯甲酮、二芳基碘翁盐或三芳基琉翁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苯甲酮/叔胺的重量比为1∶1,所述的4-对甲苯琉基二苯甲酮/叔胺的重量比为1∶1。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见光引发剂为樟脑醌/叔胺,两者的重量比为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为水、乙醇、丙酮、乙醚、乙酸乙酯、正己烷、环己烷、二氯甲烷、苯、甲苯和二甲苯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剂为表面活性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十六醇硫酸钠、二辛基琥珀酸磺酸钠、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三甲基-16烷基溴化铵、三甲基-16烷基氯化铵、三乙基-16烷基溴化铵、三乙基-16烷基氯化铵、三丁基-16烷基溴化铵或三丁基-16烷基氯化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393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