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能型电涡流缓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302409.9 | 申请日: | 200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4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陈传松;王德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安通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7/28 | 分类号: | B60L7/28;H02K49/04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30023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型 涡流 缓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配件,尤其是一种节能型电涡流缓速器。
背景技术
电涡流缓速器是利用电磁学原理把车辆行驶的动能转化成热能散发,从而实现减速和制动作用的装置。电涡流缓速器与传统制动相比有许多优点:极大地改善汽车的制动性能,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平顺性,减少生命财产损失;消除传统制动时的尖锐噪声和粉尘对环境的污染;节约车辆保养费用和附带的停驶待修时间损失,延长制动片和轮胎的使用寿命,提高经济效益等。
目前国内汽车行业使用的缓速器存在体积大、重量大、耗能耗电量大的缺陷,在同等扭矩即扭矩为2200牛顿·米的条件下,国内的缓速器产品的重量在220~310公斤之间,耗油量较大;电流在95~170安培之间,耗电量较大,同时也给车辆的维修和保养带来很大的不便。因此,需要对电涡流缓速器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量小、电流小的节能型电涡流缓速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节能型电涡流缓速器,包括定子和转子总成,定子上设有线圈,定子通过支架固定在车辆上,转子总成与传动轴相连,电源经逆变器给定子的线圈通电。
本发明通过在控制电路中增加逆变器,使直流输入转换为交流输出,磁力增大,扭矩增大,制动效果明显;同时,均衡电流,降低耗电量。此外,本发明减轻了转子的重量,降低了油耗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中转子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节能型电涡流缓速器,包括定子10和转子总成20,定子10上设有线圈13,定子10通过支架30固定在车辆上,转子总成20与传动轴50相连,如图1所示,电源70经逆变器80给定子10的线圈13通电,逆变器80的作用是把直流输入转换为交流输出,增大磁力以达到大扭矩、缓速平稳的制动效果,同时,均衡电流,降低油耗量。
所述的逆变器80的输入端接电源70,在本发明中,选用24V的直流电源,逆变器80的输出端分别与速度控制器90的输入端、至少两个三极管Q的基极相连,速度控制器90的输出端分别与仪表盘100和继电器开关盒K相连,速度控制器90输出车速信号、ABS信号、刹车信号和油门信号至车辆的仪表盘100显示,第一三极管Q的射极与继电器开关盒K的输入端相连,继电器开关盒K的输出端与定子10的线圈13相连,线圈13的另一端与第二三极管Q的射极相连,第一三极管Q两端的电压大于第二三极管Q两端的电压。
如图3所示,本发明选用了四个NPN型三极管Q,其中,第一三极管Q1的射极与继电器开关盒K的输入端相连,第三三极管Q3的射极与线圈13相连,第二三极管Q2、第四三极管Q4的射极接地,第一三极管Q1的射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第三三极管Q3的射极与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连,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分别接电源线,三极管Q在本发明中起放大作用,三极管Q可以用场效应管替代。
所述的继电器开关盒K内设有四个继电器K1、K2、K3、K4,线圈13分为四组并联,第一组为L1、L2;第二组为L3、L4;第三组为L5、L6,第四组为L7、L8,各组线圈13分别与各个继电器的静触点串连,L1、L2与K1的静触点相连,L3、L4与K2的静触点连,L5、L6与K3的静触点相连,L7、L8与K4的静触点相连。这种连接关系具有灵活性,便于给不同组的的线圈13通电。线圈13分成的组数可以多于四组,也可以少于四组,本发明优选四组且每组线圈13减速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安通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安通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24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