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环氧树脂灌封的标准吸阻棒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302333.X | 申请日: | 200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0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邓广绪;刘术林;王世平;郭永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方夜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9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81号院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氧树脂 标准 吸阻棒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标准吸阻棒及其制造方法,属于烟草领域用于测量过滤嘴 吸阻校准的标准传递装置。
技术背景
在烟草制造业中,其过滤嘴的质量十分重要。表征过滤嘴质量的技术指标 比较多,但吸阻是其最为重要的技术指标之一,制造商必须保证其过滤嘴的吸 阻稳定在某一范围内,各国均将香烟过滤嘴的吸阻制定标准。由于测量原理、 方法等的细微变化,以及同一台设备的长期使用导致吸阻值测量的漂移,定期 或不定期地校准其吸阻值便显得非常重要。考虑到测量香烟过滤嘴的吸阻有一 个范围,故校准其低吸阻值、高吸阻值和两者之间的若干个点是必须的。由外 径与香烟过滤嘴直径相同的玻璃棒,在其内部均匀分布若干个微孔,微孔通透 于棒的两端,微孔的数量、孔径和长度便确定了其吸阻值,即当在其一端维持 一个标准流量时。目前,市场上有用玻璃做成的标准吸阻棒,直径为8mm,内 部均匀分布10个孔径为0.4~0.6mm的微孔,长度一般在120mm和140mm,其 中0.4mm的微孔所做的标准吸阻棒,其吸阻值大约在5000Pa左右,而0.6mm 的微孔标准吸阻棒,其吸阻值则在1000Pa左右。但这种标准吸阻棒制造起来难 度比较大,而且一不小心,摔掉地上就容易破碎,颜色比较单一,如交替分布 不同孔径(考虑校准中间吸阻值)则技术难度更大。发明人只从用户手中看到 了这种产品,但没有该产品的制造商及其制造方法的技术资料,无从对其产品 本身的优缺点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以及制造难度的评价,仅仅将其与发明人 的产品及其制造方法进行直观比较,不排除可能存在的某些片面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用环氧树脂灌封工艺,将规则排列的毛 细玻璃管气密性地灌封于一体,通过固化、滚圆、切割、清洗等工艺,制作出 规定孔径、数量、长度的标准吸阻棒,通过选取外径相同、内径不同毛细玻璃 管,可以制作出不同吸阻值的标准吸阻棒,而且在同一棒体内,交替排列外径 相同、内径不同毛细玻璃管,来实现吸阻的中间数值点,通过选取不同的环氧 树脂和固化剂,或者改变固化温度,还可以获得色彩鲜艳的产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思路是:运用在一定温度下, 高长径比(长度与其内径的比)的毛细玻璃管,当其一端输入标准流量时,在 另一端形成稳定的压差,两端的压差即定义为吸阻值。为扩大测量范围,将数 根(一般取8~12根)规定长径比的毛细玻璃管均匀排列在一圆周上,除这些 由毛细管内径构成的空隙外,其余均气密性密封,密封材料为环氧树脂,类似 于电子元器件的灌封。具体地讲,构成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1)把规定孔径、壁厚和长度的玻璃毛细管用酒精灯或其它火焰将其两端融化 后气密性封接,整个玻璃管和封接部位不容许有任何裂纹;
(2)清洗模具、涂脱模剂、组装模具并插毛细玻璃管
(a)用无水乙醇清洗两半圆柱形模具和上、下模套,直到清洗干净为止;
(b)涂脱模剂:用板刷或玻璃棒将脱模剂(石墨乳液或硅脂)涂复于两半圆柱 形模具内表面,再用玻璃棒(与模具内径相当)将两半圆柱形模具内表面 上下来回转动几次,使脱模剂均匀光滑地附着在表面上,最后用镊子刮去 模具接缝棱边处多余的脱模剂,不许出现凸起脱模剂线条;
(c)组装模具并插排毛细玻璃管:扣好两半圆柱形模具及上模套,使之成为一 体,用夹子固定好模具,将下模套放入支架下端定位孔中,将组装好的两 半圆柱形铸铁模具放在支架上,并使其下端与下模套之间留有10mm的间 隙,调整好上、下模套,使其微孔严格对准,按顺时针方向插排毛细玻璃 管,确保毛细玻璃管之间相互平行且垂直于两端面,并保证在上模套漏出 的部分长度相当。插排完后,将下模套与套筒模具下端扣紧。在此注意: 毛细玻璃管表面不能沾有脱模剂,不能弯曲和错位;在两半圆柱模具拼接 的外表面的缝隙处,也应均匀涂以脱模剂,防止后序灌浇环氧树脂时泄漏。
(3)灌浇前的准备
将上述组装好的含有毛细玻璃管的模具置于烘箱内,烘箱温度在90℃~ 100℃范围内,同时烘烤漏斗及其支架。
(4)环氧树脂的配置和排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夜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方夜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23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