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环氧树脂灌封的标准吸阻棒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302333.X | 申请日: | 200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0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邓广绪;刘术林;王世平;郭永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方夜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9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81号院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氧树脂 标准 吸阻棒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标准吸阻棒,是一个在外径为8mm、长度为100~160mm的棒体内沿横截面与轴心同心的圆周上均匀分布8~12个孔径在0.4~0.6mm微孔,微孔通透于棒的两端,每一微孔沿长度方向内径相同,且内表面光滑,其特征是:所述微孔是由毛细玻璃管的内径来实现的,而棒体则是由环氧树脂灌封后形成的,环氧树脂与毛细玻璃管之间气密性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准吸阻棒,其特征是:所述毛细玻璃管的内径沿长度方向上的误差在±5%以内,任意横截面上的椭圆度小于0.0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标准吸阻棒,其特征是:所述毛细玻璃管在外径相同的条件下,可以选取不同内径组合,并使它们在同一圆周上周期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准吸阻棒,其特征是:所述毛细玻璃管的内径为0.4mm,十个毛细玻璃管的中心均布于Φ(4~7)mm的圆周内,长度为120mm,其余为环氧树脂罐封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准吸阻棒,其特征是:所述毛细玻璃管的内径为0.6mm,十个毛细玻璃管的中心均布于Φ(4~7)mm的圆周内,长度为140mm,其余为环氧树脂罐封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标准吸阻棒,其特征是:所述毛细玻璃管的内径分别为0.4mm和0.6mm,各取五个毛细玻璃管交替排列,十个毛细玻璃管的中心均布于Φ(4~7)mm的圆周内,长度为120mm,其余为环氧树脂罐封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标准吸阻棒,其特征是:所述毛细玻璃管的内径分别为0.4mm和0.45mm,各取五个毛细玻璃管交替排列,十个毛细玻璃管的中心均布于Φ(4~7)mm的圆周内,长度为120mm,其余为环氧树脂罐封而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准吸阻棒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封头:选取所需内径的毛细玻璃管,截取的长度比最终成品长30~50mm,用火焰封接两端后,备用;
(2)清洗模具、涂脱模剂:用无水乙醇清洗两半圆柱形套筒模具和上、下模套, 直到清洗干净为止;然后把两半圆柱形套筒模具的内表面涂以脱模剂,用直径与套筒内径相当的玻璃棒转动并沿轴向移动,以确保脱模剂均匀光滑地附着在其表面上,最后刮去两半圆柱形套筒模具接缝棱边处多余的脱模剂;
(3)组装模具并插排毛细玻璃管:扣好两半圆柱形套筒模具及预先确定孔的大小、数量及其分布的上模套,使之成为一体,用夹子固定好两半圆柱形套筒模具,将下模套放入支架下端定位孔中,将组装好的两半圆柱形套筒模具放在支架上,并使其下端与下模套之间留有10mm的间隙,调整好上、下模套,使其微孔严格对准,按顺时针方向插排毛细玻璃管,确保毛细玻璃管之间相互平行且垂直于两端面,插排完后,将下模套与半圆柱形套筒模具下端扣紧,在此注意:毛细玻璃管表面不能沾有脱模剂,不能弯曲和错位;在两半圆柱形套筒模具拼接的表面的缝隙处,应均匀涂以脱模剂,防止后序灌浇环氧树脂时泄漏;
(4)烘烤模具、配制环氧树脂和排气:将上述组装好的含有毛细玻璃管的模具置于烘箱内,烘箱温度在90℃~100℃范围内,同时烘烤漏斗及其支架;环氧树脂混合液中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比例为15∶1~8∶1,先将环氧树脂倒进烧杯内,均匀搅拌后,加热到90℃~100℃,待其完全变成透明溶液后,加入固化剂,充分搅拌均匀后,置于温度为90~100℃的真空炉内排气,仔细观察排气过程,待液面气泡完全排尽后,迅速取出烧杯,立即进入下列工序;
(5)将烘箱断电,把步骤(4)中排好气的环氧树脂溶液通过漏斗缓缓倒入由两半圆柱和上、下模套以及毛细玻璃管构成的腔体内,时间控制在6~12分钟,为了便于观察液面情况,在上模套端面附近开一小孔,如环氧树脂溶液刚刚在此漏出,即停止注入,并把漏斗从上模套的中心孔内取出;关上烘箱门,然后加热固化,根据所要选取的颜色,确定固化温度,固化时间在3~4小时;固化后断电自然冷却到室温,取出脱模后,得到由环氧树脂灌封的内部均匀分布有毛细玻璃管的标准吸阻棒毛坯;
(6)毛坯的冷加工:用刀片刮掉毛坯侧面上的凸起的胶线,在V型铸铁槽中分 别用240#、303#、304#金刚砂实施滚圆,最终满足尺寸要求,经简单抛光处理后,能同时清晰地看到棒内各毛细玻璃管,当外径尺寸滚到位后,用金刚石切割机切出所需长度;
(7)清洗、包装:将最后切割好的标准吸阻棒先后用汽油、酒精清洗,而毛细玻璃管内部的清洗是在棒的一端套上乳胶吸耳球,另一端先后插入汽油、酒精中反复挤捏吸耳球来实施,直到干净为止;用玻璃制品包装纸包装好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夜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方夜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30233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