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马铃薯熟全薯生产乙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202069.2 | 申请日: | 200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8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玉;赵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红玉;兰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7/06 | 分类号: | C12P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00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铃薯 熟全薯 生产 乙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铃薯熟全薯生产乙醇方法,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植物(含纤维素、淀粉等成分)的生产乙醇方法。属于农产品深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80%的发酵酒精(乙醇)是用淀粉类原料生产,其中以甘薯干等薯类为原料生产的乙醇约占45%。甘薯干及鲜甘薯是我国生产酒精的主要薯类原料,为我国大多数工厂所采用。甘薯中固形物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还含有少量的糖类和蛋白质。淀粉质原料生产酒精分为原料预处理、原料蒸煮、糖化剂制备、糖化、酒母制备、乙醇发酵和蒸馏等工艺。目前我国各酒精厂广泛采用连续蒸煮的工艺,常用有罐式(锅式)连续蒸煮、塔式(柱式)连续蒸煮等方法。淀粉质原料吸水后在高温高压(温度126~130℃、压力2.74~3.43万帕斯卡)下连续蒸煮,蒸煮时间薯干90~100min,玉米100~120min。蒸料需要消耗蒸汽185.9~247.86kg/T,根据国内的情况,蒸煮工段所消耗的蒸汽占整个生产过程蒸汽消耗的25~30%。
微波加热作为一项新技术已受到高度重视并得到应用开发。目前微波广泛用于对食品进行膨化、烘干、脱腥和保鲜处理。微波加热其优点在于①加热属内部加热方式,电磁能直接作用于介质分子转换成热,且透射使介质内外同时受热,不需要热传导,故可在短时间不论物料形状如何内部都可达到均匀加热,可避免如蒸汽、电加热等外部加热方式加热时外焦内生、外干内湿现象;提高了产品质量,有利于食品物料品质的形成。②水分子、蛋白质、核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吸收微波能以后,随着电场方向发生变化,就会引起分子的转动,致使分子间频繁碰撞而产生了大量的摩擦热,从而导致物料在短时间内温度迅速升高、加热或熟化。③加热室是一个封闭的空腔,微波不能外泄,只能被加热物体吸收,加热室的空气与相应的容器都不会发热,没有额外的热能损耗,所以热效率极高;节能一般可达30~50%。④微波使加工时间大大缩短、加热容易控制、产品质量好、色泽和鲜度良好,水分和营养成分损失少、含菌量低、处理效率高。
固定化细胞技术是新兴的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它运用物理或化学的手段将游离的细胞定位于限定的空间区域,使其保持催化活力,并可反复使用。固定化技术的出现,使高细胞密度的高速率发酵成为可能。
侯红萍等以海藻酸钠为固定化酵母细胞的载体,采用三段式流化床生物反应器发酵玉米淀粉生产酒精,选择南阳混合酵母作为固定化的最佳菌种,糖化酶用量1.0%,糖化时间60min,糖化率达90%以上,糖化醪初糖为9.88~15.88°Bx,发酵时间为6~11h,成熟发酵醪中酒精的体积百分比含量为4.8~9.2%,反应器的乙醇生产能力为3.8~4.5g/(L·h),凝胶的乙醇生产能力为11.3~13.6g/(L·h),成熟发酵醪中残糖均低于1.0°Bx。[侯红萍,王家东.固定化酵母菌在白酒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05 Vol.5]
目前国内酒精厂常用的一些工艺技术包括:
①连续蒸煮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红玉;兰州大学,未经李红玉;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2020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妇科疾病的中药丸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