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姜水不溶性皂苷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201919.7 | 申请日: | 200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6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9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侯晓敏;左航;顾迎春;魏于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945 | 分类号: | A61K36/8945;A61K9/127;A61K47/28;A61K47/34;A61P9/10;A61K12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武森涛 |
地址: | 610041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姜 水不溶性 皂苷 脂质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黄姜水不溶性皂苷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黄姜又名穿地龙,土名哑边姜,学名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berensis-wright),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其块茎有较高的药用和化工价值,经过加工可提炼皂苷、双稀等医药、化工用品,是激素类药物必不可少的成份,被喻为“激素之母”,并广泛应用于化妆、保健、避孕镇痛、麻醉等类药物,是一种市场需求较为稳定的药材。
黄姜皂苷类物质具有良好的抗心血栓功效,但黄姜皂苷大多数属于甾体皂苷家族,不同皂苷单体水相溶解度不一,大多数单体分子量较大,很难溶于水。实验结果表明,这类皂苷脂溶性和水溶性都较差,这一特点使其不易透过肠壁被人体吸收;同时由于黄姜皂苷的特殊生理溶血特性,使黄姜皂苷无法采取静脉注射这一方法。由于黄姜水不溶性皂苷的这两个缺点,虽然它有良好的抗心脑血管疾病的功效,但是无法制成有效的药物。
在药物载体输送系统中,微乳、纳米粒、脂质体等亚微粒的研究,已经成为药物新剂型研究中非常活跃的领域。将药物包封于这些亚微粒中可,可改变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增加药物在靶器官的分布量,从而提高疗效,减轻毒副作用。脂质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制备工艺简单,药物包封于脂质体中,能降低药物毒性,增强药理作用,而且能够降低药物的消除速率,延长药物作用,增加药物的体内外稳定性。由于药物本身性质不同,对同一种脂质体选用不同的膜材不同的制备方法包封率会有很大的差距,因而在制备时针对包封药物要在膜材和制备方法上多做筛选,同时还要解决产品稳定性及被包药物泄露的问题。因此制备脂质体的瓶颈在于如何寻找合适的辅料及辅料用量,寻找合适的药脂比,使其在包封率、载药量、稳定性方面均适应临床需要。
目前,尚无将黄姜水不溶性皂苷制成脂质体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黄姜水不溶性皂苷的新剂型,以黄姜水不溶性皂苷为活性成分,加入脂质成分等药用辅料制备而得的脂质体,可以提高黄姜水不溶性皂苷的稳定性、吸收性、靶向性和亲水性,提高黄姜皂苷生物利用度。
本发明原料黄姜水不溶性皂苷属于现有产品,制备方法之一是将黄姜清洗处理后,用约600克干黄姜用1200毫升乙醇在75摄氏度条件下回流热提,趁热抽滤,滤液干燥后用水溶解,收集不溶于水的沉淀部分,该沉淀部分(以干品计)中主要成分为黄姜水不溶性皂苷,含量在60%~70%左右,另还含有少量的黄姜水溶性皂苷,含量为1~5%,其他为天然脂类等成分,该沉淀部分可以直接作为原料制备本发明脂质体;也可以将该沉淀部分通过有机溶剂萃取,去除脂质成分,即得本发明原料黄姜水不溶性皂苷,该黄姜水不溶性皂苷也作为原料制成本分发明脂质体。
采用沉淀部分为原料时,由于沉淀中含水率较大约为40-50%,所以在沉淀中会含有部分可溶性皂苷,以沉淀直接为原料制备脂质体在包封黄姜水不溶性皂苷的同时也会在脂质体双分子层内水相中包封入黄姜可溶性皂苷,这样既包封了黄姜可溶性皂苷也包封了黄姜水不可溶性皂苷,这样使得皂苷的包封率比单一包封黄姜可溶性皂苷或黄姜水不可溶性皂苷要高。
本发明脂质体是含有下述重量配比的组分制备而成的:黄姜水不溶性皂苷7~40份、脂质成分40~90份、表面活性剂3~20份。本发明脂质体可以由薄膜法、逆相蒸发法、熔融法、注入法、冷冻干燥法、表面活性剂法、复乳法、钙融合法、超声法、溶剂扩散法或高压乳匀法中任一种方法制备而得;制备而得的脂质体形态均一,粒径为150nm~600nm,包封率高,渗漏率低,符合药典对脂质体制剂的各项要求。本发明脂质体既可以作为制剂直接使用,也可以作为其他制剂的原料应用,如本发明脂质体可以为口服制剂、吸入剂、气雾剂或喷雾剂的原料;主要应用制备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2019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动液控式离合器自动操纵装置
- 下一篇:一种混合动力电机工作模式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