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组及其光学板无效
申请号: | 200710201139.2 | 申请日: | 200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9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章绍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02 | 分类号: | G02B5/02;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及其 光学 | ||
1.一种光学板,其包括至少一个光学板单元,该光学板单元包括第一表面及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表面形成有多个圆锥凸起或台状凸起,该第二表面形成有一个散射层,且该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开设有至少一个光源容纳部,所述散射层为多个以光源容纳部为中心的圆环形凸起或多边形封闭式凸起或球面凸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板,其特征在于:该台状凸起为圆锥台凸起或堆叠式圆锥台凸起且该堆叠式圆锥台凸起的锥度从下至上依次递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板,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圆锥凸起或台状凸起在第一表面上阵列排布或随机排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板,其特征在于:该光源容纳部为通孔,该光学板的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均可作为出光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板,其特征在于:该光源容纳部为盲孔,则该光学板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中设置盲孔的一个表面作为底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射层由透明树脂中掺入散射粒子制成;该散射粒子选自以下的一种或多种粒子:二氧化硅颗粒、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颗粒和玻璃微珠。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射层包括以下设计:多个等径向宽度的圆环状凸起均以光源容纳部为中心等间距设置;多个圆环状凸起均以光源容纳部为中心等间距设置,且越远离光源容纳部,该圆环状凸起的径向宽度越大;多个等径向宽度的圆环状凸起均以光源容纳部为中心间隔设置,且越远离光源容纳部,相邻圆环状凸起的间距越小;多个矩形封闭式凸起均以光源容纳部为中心设置,且相邻矩形封闭式凸起的间相等,但越远离光源容纳部,矩形封闭式凸起的凸边的宽度越大;多个矩形封闭式凸起均以光源容纳部为中心设置,且相邻矩形封闭式凸起的相应凸边的宽度相等,但越远离光源容纳部,相邻矩形封闭式凸起的间距越小;多个球面凸起均沿着圆环形轨道间隔分布,且越远离光源容纳部,该球面凸起的直径越大面积也越大;多个相同大小的球面凸起沿着圆环形轨道间隔分布,且越远离光源容纳部,该球面凸起的排布密度越大。
8.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框架、扩散板、至少一个侧光式点光源及光学板;该框架包括底板及多个从该底板边缘延伸的相互连接的侧壁,该多个侧壁与该底板形成一个腔体;具有出光部的该至少一个侧光式点光源固定于底板;该扩散板封盖该腔体;该光学板设置于该腔体内,其包括至少一个光学板单元,该光学板单元包括第一表面及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表面形成有多个圆锥凸起或台状凸起,该第二表面形成有一个散射层,且该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开设有至少一个光源容纳部,所述散射层为多个以光源容纳部为中心的圆环形凸起或多边形封闭式凸起或球面凸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组还包括一反射板,该反射板设有至少一通孔,该反射板设置于该光学板下方,该点光源相应穿过该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20113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