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组及其光学板无效
申请号: | 200710201062.9 | 申请日: | 200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4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章绍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及其 光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光学板,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液晶显示的背光模组及其光学板。
背景技术
由于液晶显示器面板的液晶本身不具发光特性,因而为达到显示效果需给液晶显示器面板提供一面光源装置,如背光模组。背光模组的作用是向液晶显示器面板供应亮度充分且分布均匀的面光源。
请参见图1,所示为一种现有的背光模组100,其包括框架101、反射板102、扩散板103、棱镜片104及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105。框架101包括一底板1011及多个从该底板1011边缘向其同一侧垂直延伸的侧壁1013。底板1011与多个侧壁1013共同形成一腔体1017。发光二极管105包括出光部1051与基部1053,基部1053与电路板(未标示)相连并固定于底板1011。扩散板103与棱镜片104依次设置于多个侧壁1013顶部。反射板102为一个小框体结构,其可配置于框架101内部。反射板102的底部开设有与发光二极管105相对应的通孔(未标示),发光二极管105的出光部1051穿过相应通孔。发光二极管105的基部1053顶持该反射板102。
工作时,发光二极管105产生的光线被反射板102反射进入扩散板103,在扩散板103中被均匀扩散后光线继续进入棱镜片104,在棱镜片104的作用下,出射光线发生一定程度的聚集,使得背光模组在特定视角范围内的亮度提高。
然而,由于发光二极管105为点光源,其到达扩散板103上各处的距离大小不相等,位于发光二极管105正上方的扩散板103单位区域所接受光较多,位于发光极管105四周的扩散板103单位区域所接受光较少,因此容易在发光二极管105正上方的区域形成亮区,而在其上方的四周区域形成暗区,影响背光模组100的出光均匀性。为此,通常需在发光二极管105的上方设置反射片106,以控制发光二极管105正上方的出光量。发光二极管105与反射片106的搭配设计,可一定程度上减弱发光二极管105正上方的亮区,但是背光模组100仍然存在出光不均的缺点。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出光均匀的背光模组及其光学板。
一种光学板,其包括至少一个光学板单元,该光学板单元包括出光面、与该出光面相对的底面及形成于该出光面的散射层,该底面形成有多个微凸起,每个微凸起包括至少三个相互连接的侧面,每个侧面的水平宽度沿远离该底面的方向逐渐缩小,且该底面开设有至少一个光源容纳部,该散射层的分布方式为以下分布方式的其中一种:以光源容纳部为圆心,多个圆环状的散射层间隔分布,且越远离光源容纳部,圆环状的散射层的径向厚度越大;以光源容纳部为圆心,多个网点状的散射层沿着圆环形轨道间隔分布,且越远离光源容纳部,网点状的散射层的直径越大面积也越大;以光源容纳部为圆心,多个相同大小的网点状的散射层沿着圆环形轨道间隔分布,且越远离光源容纳部,网点状的散射层的排布密度越大。
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框架、至少一个点光源及光学板;该框架包括底板及多个从该底板边缘延伸的相互连接的侧壁,该多个侧壁与该底板形成一个腔体;该至少一个具有出光部的点光源设于该底板表面;该光学板设置于该腔体内,该光学板包括至少一个光学板单元,该光学板单元包括出光面及与该出光面相对的底面,该底面形成有多个微凸起,每个微凸起包括至少三个相互连接的侧面,每个侧面的水平宽度沿远离该底面的方向逐渐缩小,且该底面开设有至少一个光源容纳部,该光学板还包括形成于该出光面的散射层,该散射层的分布方式为以下分布方式的其中一种:以光源容纳部为圆心,多个圆环状的散射层间隔分布,且越远离光源容纳部,圆环状的散射层的径向厚度越大;以光源容纳部为圆心,多个网点状的散射层沿着圆环形轨道间隔分布,且越远离光源容纳部,网点状的散射层的直径越大面积也越大;以光源容纳部为圆心,多个相同大小的网点状的散射层沿着圆环形轨道间隔分布,且越远离光源容纳部,网点状的散射层的排布密度越大;该点光源的出光部相应设置于该光源容纳部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2010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经编机的运行方法和经编机
- 下一篇:提供即时讯息服务之界面、系统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