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组及其光学板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201062.9 | 申请日: | 2007-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4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 发明(设计)人: | 章绍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及其 光学 | ||
1.一种光学板,其包括至少一个光学板单元,该光学板单元包括出光面及与该出光面相对的底面,其特征在于:该底面形成有多个微凸起,每个微凸起包括至少三个相互连接的侧面,每个侧面的水平宽度沿远离该底面的方向逐渐缩小,且该底面开设有至少一个光源容纳部,该光学板还包括形成于该出光面的散射层,该散射层的分布方式为以下分布方式的其中一种:以光源容纳部为圆心,多个圆环状的散射层间隔分布,且越远离光源容纳部,圆环状的散射层的径向厚度越大;以光源容纳部为圆心,多个网点状的散射层沿着圆环形轨道间隔分布,且越远离光源容纳部,网点状的散射层的直径越大面积也越大;以光源容纳部为圆心,多个相同大小的网点状的散射层沿着圆环形轨道间隔分布,且越远离光源容纳部,网点状的散射层的排布密度越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板,其特征在于:该微凸起为锥形凸起及锥台形凸起之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板,其特征在于:该散射层包括透明树脂和均匀掺杂在透明树脂中的散射粒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板,其特征在于:该透明树脂为丙烯酸树脂;该散射粒子选自以下的一种或多种粒子:二氧化硅颗粒、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颗粒和玻璃微珠。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板,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板在微凸起的顶角、相邻微凸起形成的底部夹角的其中之一进行圆角化处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板,其特征在于:该光源容纳部为通孔与盲孔之一。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板,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板包括多个光学板单元,该多个光学板单元紧密排布。
8.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框架、至少一个侧光式点光源及光学板;该框架包括底板及多个从该底板边缘延伸的相互连接的侧壁,该多个侧壁与该底板形成一个腔体;该至少一个具有出光部的点光源设于该底板表面;该光学板设置于该腔体内,该光学板包括至少一个光学板单元,该光学板单元包括出光面及与该出光面相对的底面,其特征在于:该底面形成有多个微凸起,每个微凸起包括至少三个相互连接的侧面,每个侧面的水平宽度沿远离该底面的方向逐渐缩小,且该底面开设有至少一个光源容纳部,该光学板还包括形成于该出光面的散射层,该散射层的分布方式为以下分布方式的其中一种:以光源容纳部为圆心,多个圆环状的散射层间隔分布,且越远离光源容纳部,圆环状的散射层的径向厚度越大;以光源容纳部为圆心,多个网点状的散射层沿着圆环形轨道间隔分布,且越远离光源容纳部,网点状的散射层的直径越大面积也越大;以光源容纳部为圆心,多个相同大小的网点状的散射层沿着圆环形轨道间隔分布,且越远离光源容纳部,网点状的散射层的排布密度越大,该点光源的出光部相应设置于该光源容纳部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组还包括一反射板,该反射板设有至少一通孔,该反射板设置于该光学板下方,该点光源相应穿过该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20106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经编机的运行方法和经编机
- 下一篇:提供即时讯息服务之界面、系统及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