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处理含氨废气的焚烧工艺及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95674.1 | 申请日: | 200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1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崔晓兰;杨志刚;姜振华;郑全军;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石化技术装备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B01D53/58;B01D53/74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高尚梅 |
地址: | 10007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废气 焚烧 工艺 及其 系统 | ||
1.一种处理含氨废气的焚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中将含氨废气分为两路同时进入一个焚烧炉的两个燃烧室;
在一燃烧室内,在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含氨废气进行氨的高温分解和氧化反应;一燃烧室内反应温度为1250~1400℃,反应所得产物进入二燃烧室;
在二燃烧室内,在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含氨废气中的氨气与来自一燃烧室反应所得产物中的NO、N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二燃烧室内反应温度在900~1100℃,二燃烧室排放出的反应产物为无污染的N2和H2O。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含氨废气的焚烧工艺,其特征在于:进入一燃烧室的含氨废气的体积百分比为40%~70%,进入二燃烧室的含氨废气体积百分比为30%~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含氨废气的焚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从二燃烧室排放出的反应产物,通过废热锅炉将反应产物中的热量回收副产蒸汽后,反应产物再直接通过烟囱排入大气。
4.一种处理含氨废气的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焚烧炉(3),其具有两个相互导通的燃烧室;焚烧炉(3)的一燃烧室和二燃烧室分别与含氨废气供应系统连接,焚烧炉(3)还分别与燃料气供应系统和助燃风供应系统连接,焚烧炉(3)的二燃烧室与反应产物后处理系统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含氨废气的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氨废气供应系统包括含氨废气供应管路(1)、废气缓冲罐(11)、废气增压风机(10);含氨废气供应管路(1)与废气缓冲罐(11)的入口相连,废气缓冲罐(11)的出口与废气增压风机(10)的入口相连,废气增压风机(10)的出口通过管路分别与焚烧炉(3)的两个燃烧室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含氨废气的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料气供应系统包括燃料气供应管路(2)、燃料气缓冲罐(12);燃料气供应管路(2)与燃料气缓冲罐(12)的入口相连,燃料气缓冲罐(12)的出口与焚烧炉(3)的燃料气入口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含氨废气的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燃风供应系统包括助燃风供应管路(8)、离心式鼓风机(9);助燃风供应管路(8)与离心式鼓风机(9)的入口相连,离心式鼓风机(9)的出口与焚烧炉(3)的助燃风入口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含氨废气的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产物后处理系统包括废热锅炉(4)、锅炉给水管路(6)、蒸汽输出管路(7)、烟囱(5);废热锅炉(4)入口与焚烧炉(3)的二燃烧室反应产物出口相连,废热锅炉(4)出口与烟囱(5)相连;锅炉给水管路(6)与废热锅炉(4)上部的入水口相连,蒸汽输出管路(7)与废热锅炉(4)上部的出汽口相连;焚烧炉(3)内二燃烧室反应产物经过废热锅炉(4),将锅炉给水管路(6)输入的水变为蒸汽,从而使二燃烧室反应产物中含有的大量热量回收后,再通过烟囱(5)排入大气;所得蒸汽由蒸汽输出管路(7)输出再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石化技术装备工程公司,未经北京航天石化技术装备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567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