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尘玻璃、使用防尘玻璃的电光学装置、投射型影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93369.9 | 申请日: | 2007-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1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 发明(设计)人: | 清水章弘;大户正之;小林众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普生拓优科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G02F1/1333;G03B2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纶伟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尘 玻璃 使用 光学 装置 投射 影像 | ||
1.一种防尘玻璃,其设在透射型液晶面板的光入射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玻璃具有:
反射部,其设在所述防尘玻璃的光入射面的外缘;以及
切口部,其形成在所述防尘玻璃的光出射面的外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玻璃,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防尘玻璃的光入射面大致交叉成直角、且与所述切口部的切口面交叉的法线的长度随着接近所述防尘玻璃的端面而变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尘玻璃,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口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0.5μm~2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防尘玻璃,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部是金属膜。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防尘玻璃,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口部具有光吸收层。
6.一种电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光学装置具有:
透射型液晶面板;
防尘玻璃,其设在所述透射型液晶面板的光入射面上;
反射部,其覆盖所述防尘玻璃的所述光入射面的外缘;
外壳,其覆盖具有所述透射型液晶面板和所述防尘玻璃的液晶装置的外周;以及
填充材料,其在所述液晶装置的外周和所述外壳之间的间隙对光进行吸收或散射,
所述防尘玻璃具有切口部,该切口部形成在所述防尘玻璃的光出射面的外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填充材料还填充在所述切口部和所述透射型液晶面板之间的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部是设在所述外壳的端面上而向所述防尘玻璃的中心侧延出的延出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防尘玻璃的光入射面大致交叉成直角、且与所述切口部的切口面交叉的法线的长度随着接近所述防尘玻璃的端面而变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口部的所述切口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0.5μm~20μm。
11.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部是设在所述防尘玻璃的光入射面的外缘上的金属膜。
12.根据权利要求6~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口部具有光吸收层。
13.一种投射型影像装置,其具有根据图像信息对从光源射出的光束进行调制的电光学装置、以及对由所述电光学装置调制后的光束进行放大投影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光学装置具有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防尘玻璃。
14.一种投射型影像装置,其具有根据图像信息对从光源射出的光束进行调制的电光学装置、以及对由所述电光学装置调制后的光束进行放大投影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投射型影像装置具有权利要求6~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光学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投射型影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光学装置具有:
透射型液晶面板;
外壳,其覆盖具有所述透射型液晶面板和所述防尘玻璃的液晶装置的外周;以及
填充材料,其在所述液晶装置的外周和所述外壳之间的间隙对光进行吸收或散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普生拓优科梦株式会社,未经爱普生拓优科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336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现数据规则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采样及电平移动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