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输入速度和输入扭矩二维优化的控制结构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87054.3 | 申请日: | 2007-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2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 发明(设计)人: | A·H·希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59/00 | 分类号: | F16H59/00;F16H59/14;F16H61/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原绍辉;黄力行 |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输入 速度 扭矩 二维 优化 控制 结构 方法 | ||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通常属于用于动力系统控制系统的控制系统,该动力系统控制系统使用电子机械变速器。
背景技术
[0002]动力系统结构包括扭矩产生装置,扭矩产生装置包括内燃机和电机,其通过传动装置传递扭矩至车辆传动系统。一个这样的变速器包括双模式、复合分配电子机械变速器,其利用输入元件用于接收来自初始动力源的驱动扭矩,利用输出元件用于从所述变速器传递驱动扭矩到车辆传动系统,所述初始动力源通常是内燃机。可操作地连接到电能存储装置的电机,包括可操作来独立于从内燃机的扭矩输入产生用于输入到变速器的扭矩的电动/发电机。所述电机进一步的可操作来将通过车辆传动系统传递的车辆动能转换成可存储在电能存储装置中的电势能。控制系统检测各种来自车辆和操作者的输入并提供动力系统的操作控制,包括控制变速器换档,控制扭矩产生装置,和调节所述电能存储装置和所述电机之间的电能转换。
[0003]所述示例性机电变速器通过扭矩传递离合器的动作选择性的在固定传动比模式和无级变速模式之间操作,所述扭矩传递离合器通常使用液压回路以实现离合器动作。固定传动比模式发生在当变速器输出元件的转速与来自发动机的输出元件的转速成固定比例时,通常由于一或多个扭矩传递离合器的动作。无级变速模式发生在当变速器输出元件的转速基于一或多个电机的运转速度可变时。所述电机可以通过离合器的动作,或直接联结至输出轴。离合器动作和停止通常由液压回路完成。
[0004]具有机电变速器的工程实施的动力系统使用控制方案以有效地检测系统状态并控制各系统和致动器的操作进而有效地控制动力系统操作。下文中描述了这样一种系统。
发明内容
[0005]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和装置控制动力系统的操作,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可操作来传递来自多个扭矩产生装置的扭矩输入的变速器。
[0006]所述方法识别优选的工作条件,该工作条件用于在无级变速模式工作范围状态内操作动力系统。所述示例性动力系统包括内燃机和第一和第二电机以及选择性地操作来在他们之间传递扭矩的机电变速器。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到所述变速器的发动机输入的范围,以及基于所述发动机输入的范围确定来自第一和第二电机的电动机转矩。多个成本被确定,其中基于发动机输入和基于此确定的用于第一和第二电机的电动机转矩的成本被确定。优选的发动机输入基于所述确定的成本被识别。
[0007]在阅读和理解实施例的详细说明的基础上,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变得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0008]本发明在某些部分和部分的结构方面可以采取实际的形成,形成所述部分的实施例结合随附附图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说明,其中:
[0009]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动力系统的示意图;
[0010]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控制系统和动力系统的示例性结构的示意图;
[0011]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图解绘图;
[0012]图4-9是根据本发明的示意流程图,以及,
[0013]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图解绘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参见附图,其中所述说明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附图1和2说明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构造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发动机14,变速器10,控制系统,和传动系统。
[0015]示例性变速器10的机械方面已经在美国专利号No.6,953,409,题为“双模式复合分配式具有四个固定比的混合机电式变速器”的文献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在此引用作为参考。发明方案的所述双模式的复合分配模式的电子机械混合型变速器如图1所示,并通常表示为10。所述变速器10包括一优选由所述内燃机14驱动的输入轴12,输入轴12具有输入速度NI。发动机14具有优选连接到变速器输入轴12的曲轴,曲轴具有特征速度NE。当离合器装置(未显示)可操作地连接发动机和变速器时,发动机转速NE,和输出转矩TE可以不同于变速器输入速度NI和输入扭矩T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870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软件程序中使用强数据类型表示语音识别语法
- 下一篇:空调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