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82292.5 | 申请日: | 200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9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杨军;徐欣欣;努丽燕娜;王延强;北川雅规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58 | 分类号: | H01M4/58;H01M4/48;H01M4/04;C01G45/00;C01G5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申民 |
地址: | 日本国大阪府***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正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将锂盐、镍 盐、锰盐和氟化锂置于去离子水中进行搅拌以形成凝胶;(b)将所述凝胶在400~ 500℃下煅烧使其充分分解;(c)在分解产物中加入过氧化锂;(d)将得到的混合物在 空气或氧气气氛下以700~1000℃的温度煅烧,冷却、研磨煅烧产物得到正极材料,
所述锂盐为醋酸锂,所述镍盐为醋酸镍,所述锰盐为醋酸锰,
且所述醋酸锂、醋酸镍、醋酸锰和所述氟化锂的摩尔比为1∶0.5∶1.5∶0.01~0.08,
且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材料为LiNi0.5Mn1.5O4-δFx,其中δ=0.5x,0.01≤x≤0.08,
且相对于100mol所述分解产物,所述过氧化锂的加入量为0.5~2.0mol。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的煅烧时间为10~15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上海交通大学,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8229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