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彩色滤光片及其制造方法和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78873.1 | 申请日: | 200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7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邵喜斌;王家恒;张卓;尹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3F7/00;H01L31/00;H01L21/027;H01L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10001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彩色 滤光 及其 制造 方法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彩色滤光片及其制造方法和液晶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触摸屏结构的彩色滤光片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采用该彩色滤光片的具有触摸屏功能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平板显示器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生活和生产中,显示器的触摸屏功能是一种简单的人机交互方式,人们可以通过触摸传感器或触摸屏向计算机或其他控制装置提供命令,触摸屏功能被普遍地应用于电子钟表、电动玩具、计算器、台历、手写板、电子字典/书、个人数码助理、电话机、手机、家用电器、工业仪器设备操作系统、军事指挥系统、教育训练设备、安全监控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餐饮业点餐、订位系统、医疗器械及挂号系统、金融服务系统以及各类自动销售系统和各类公共场所信息查询系统等等诸多领域。
目前已经开发的触摸屏种类很多,如电阻式、电容式、红外式、电磁感应式、表面弹性波式等。
常规的电阻式、电容式触摸屏都需要在显示器件外表面加装感应器件,这样无疑会增加整机厚度,并且使光利用效率降低约15%以上。红外方式的触摸屏,是在显示屏的侧边分别配置红外发射和接收元件,也存在显示器厚度增加的问题。电磁感应式触摸屏通常需要在显示器件的底部加装电磁感应装置,这种触摸屏的缺陷是容易受显示器件驱动电路和外界的电磁干扰,还需要使用专用的触摸器件,使得触摸屏的结构复杂。表面弹性波方式的触摸屏是在显示器件的侧面配置一个超声波发生器和两个超声波探测器,根据超声波强度和传导时间的变化判断触摸位置,这种方式的缺陷是分辨率很低,容易受外界机械振动的影响,且只能感知单点触摸。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现有技术的各类触摸屏结构通常与显示装置本体是独立的,将独立的触摸屏部件加装到显示装置上使其具有触摸屏功能,这样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使显示装置的厚度增加,另一方面是增加了显示装置的层数,对光的利用率有很大影响,降低了显示装置的亮度和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彩色滤光片及其制造方法,以实现该彩色滤光片具有触摸屏结构,并与现有彩色滤光片相比其厚度增量少,且对彩色滤光片的其他功能影响小,能保证较好的光利用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以实现该液晶显示装置具有触摸屏功能,且该装置整体厚度小,光的利用效率高,抗干扰性强,工作可靠性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彩色滤光片,包括:
基板;
第一引线,形成在基板上;
光敏元件,以矩阵排列方式形成在基板上,同列的光敏元件与第一引线连接;
黑矩阵,以矩阵排列方式形成在基板上,在黑矩阵覆盖光敏元件位置形成有第一过孔;
第二引线,形成在黑矩阵上,与第一引线垂直,并通过第一过孔与同行的光敏元件连接;
彩色树脂,形成在黑矩阵之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彩色滤光片制造方法,包括:
步骤11、在基板上沉积导电材料,通过曝光和蚀刻工艺形成第一引线;
步骤12、在完成步骤11的基板上沉积光敏材料,通过曝光和蚀刻工艺形成以矩阵方式排列的光敏元件,同列的光敏元件与第一引线连接;
步骤13、在完成步骤12的基板上形成以矩阵方式排列的黑矩阵,在黑矩阵覆盖光敏元件位置形成第一过孔;
步骤14、在完成步骤13的基板上沉积导电材料,通过曝光和蚀刻工艺形成与第一引线垂直,且通过第一过孔与同行的光敏元件连接的第二引线;
步骤15、在完成步骤14的基板上依次形成位于黑矩阵之间的彩色树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体提供了另一种彩色滤光片制造方法,包括:
步骤21、在基板上沉积导电材料,通过曝光和蚀刻工艺形成第一引线;
步骤22、在完成步骤21的基板上沉积光敏材料,通过曝光和蚀刻工艺形成以矩阵方式排列的光敏元件;
步骤23、在完成步骤22的基板上形成以矩阵方式排列的黑矩阵,在黑矩阵覆盖光敏元件位置形成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在黑矩阵覆盖第一引线位置形成第三过孔;
步骤24、在完成步骤23的基板上沉积导电材料,通过曝光和蚀刻工艺形成与第一引线垂直、且通过第一过孔与同行的光敏元件连接的第二引线,并形成通过第二过孔与光敏元件连接、且通过第三过孔与第一引线连接的跨接线;
步骤25、在完成步骤24的基板上依次形成位于黑矩阵之间的彩色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88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白土萃取法提油工艺及其装置
- 下一篇:微电脑智能蒸汽干度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