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盐酸美金刚和石杉碱甲为活性成分的药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78494.2 | 申请日: | 200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5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陈瑞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润德康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439 | 分类号: | A61K31/439;A61K31/13;A61P25/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0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盐酸 金刚 石杉碱甲 活性 成分 药用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盐酸美金刚和石杉碱甲为活性成分的药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途,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阿尔茨海默(Alzheimer disea se,AD)多发生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造成患者记忆力、判断力、抽象思维力、推理能力、认知功能、情感、性格及空间关系等功能丧失,最后生活不能自理,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我国老年痴呆症患者有约600万人,占全球患者总数三分之一,每年新发病约180万人,死亡105万人,发病形势十分严峻。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逐渐进入,发现、诊断、治疗老年痴呆症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
目前用于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药物主要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脑细胞代谢激活剂、脑血液循环促进剂、抗氧化剂等。
石杉碱甲(Huperzine A)是一种高效可逆性的竞争性AchE抑制剂,易通过血脑屏障。明显提高额叶、颞叶、海马等脑区内Ach含量,可显著改善轻、中度AD患者认知功能、行为和心境、障碍、日常生活能力和总体功能。重复用药并不增加AchE的耐受性。比其他同类产品的有效时间长,其作用强度仅次于多奈哌齐,而大于他克林、加兰他敏。石杉碱甲具有多靶点作用,能减少谷氨酸诱发的神经细胞死亡;具有明显的保护神经细胞对抗淀粉样肽产生的氧化应激反应;能够对抗过氧化氢、蛋白激酶C抑制剂等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作用等。
有兴奋作用的谷氨酸不断激活中枢神经系统N2甲基2D2门冬氨酸(NMDA)受体,被认为与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表现有关。盐酸美金刚是一个中等亲和力、非竞争性的NMDA受体拮抗剂,可与NMDA受体拮抗剂优先结合。但是没有证据表明美金刚能预防或延缓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神经病变。拮抗谷氨酸的治疗,只能减缓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的恶化美金刚对GABA、多巴胺、肾上腺素、组胺和甘氨酸受体以及电压依赖型Ca2+,Na+或K+通道的亲和性很低。美金刚对5HT3受体与对NMDA受体具有相似的拮抗作用。
石杉碱甲与盐酸美金刚具有不同的作用机理,却具有相同的最终药理效果。将两者联合应用,具有良好的协同效果,降低毒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效果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以盐酸美金刚和石杉碱甲为活性成分的药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以盐酸美金刚和石杉碱甲形成的活性成分,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混合形成的药用组合物。
上述的一种以盐酸美金刚和石杉碱甲为活性成分的药用组合物,其中盐酸美金刚的用量为每单位剂量为2.5mg~20mg。优选为5mg~10mg。
上述的一种以盐酸美金刚和石杉碱甲为活性成分的药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杉碱甲的用量为每单位剂量为0.05mg~0.4mg。优选为0.1mg~0.2mg。
上述的一种以盐酸美金刚和石杉碱甲为活性成分的药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盐酸美金刚和石杉碱甲的重量比为1∶100~1∶25。优选的组合单位复方制剂中盐酸美金刚和石杉碱甲的剂量配比为(10mg+0.1mg、10mg+0.2mg、5mg+0.1mg、5mg+0.2mg)。
所述的一种以盐酸美金刚和石杉碱甲为活性成分的药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盐酸美金刚和石杉碱甲的药用组合物为口服制剂。
所述的一种以盐酸美金刚和石杉碱甲为活性成分的药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服制剂可制成片剂、胶囊、分散片、咀嚼片、口腔崩解片、口含片、滴丸剂等。
所述的一种以盐酸美金刚和石杉碱甲为活性成分的药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将石杉碱甲溶解于适当的溶剂当中,再分散到其他的物料中,以保证其每个单位剂量单位的均匀性。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实例来对本发明的盐酸美金刚和石杉碱甲制剂做进一步具体说明,但并不仅限于以下实例。
实施例1 盐酸美金刚和石杉碱甲片剂
处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润德康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润德康医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84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