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侦察机器球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75667.5 | 申请日: | 200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6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韩广;王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博创兴盛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亚军;李京楠 |
地址: | 100098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侦察 机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小型智能化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在反恐、营救、突发灾难等应急反应任务现场代替人员进行隐秘侦察的智能化侦察装置。
背景技术
在执行反恐、营救、应对突发灾难事件、军事行动等高危任务时,对现场情报的侦察是保证任务完成质量、保证人员安全的关键。
现有技术中,现场情报的侦察收集主要有两种方式,远距离望远镜观测和近距离武装人员渗透侦察。远距离望远镜观测在匪徒故意设置遮蔽或隐藏的情况下基本是没有侦察效果的。武装人员的渗透侦察是一种危险作业,往往造成营救人员的伤亡,或匪徒情绪失控造成现场情况不可控。
目前用于这类领域的智能化装置很少,已经实战应用的只有排爆机器人和排爆机器车,但这两种智能化装置的体积大,目标大,容易被发现,不适合改成隐秘侦察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侦察机器球,它带有微型摄像机、麦克风、无线设备,体积小、可投掷、抗跌落,落地后自动调整姿态,可遥控转动,变化摄像机方位寻找目标物,可投掷到建筑物内部进行摄像侦察或窃听侦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侦察机器球,具有上球壳、下球壳、底座和球芯,上球壳、下球壳扣合在一起,底座设置在下球壳的底部,其特征是:所述球芯由驱动组件、电路组件、摄像组件三部分组成;
驱动组件由齿轮箱和电机组成,齿轮箱内装有初级齿轮、二级齿轮、太阳轮、齿圈、底盘和三个行星轮,电机固定在齿轮箱顶盖上,电机的主轴向下伸入齿轮箱中与初级齿轮固接,初级齿轮与二级齿轮啮合,太阳轮安装在二级齿轮的下方,太阳轮、二级齿轮都与底盘上的中心轴固接,三个行星轮布置在太阳轮与齿圈之间,该三个行星轮与太阳轮以及齿圈啮合,齿圈通过螺钉固定在齿轮箱内,齿轮箱与下球壳的内腔侧壁固接,底盘的下部与底座固接;
电路组件由上、下支撑板、电路板、主控制器、两立柱组成,电路板粘接在上支撑板的顶面上,主控制器安装在下支撑板的表面上;两立柱跨接在上、下支撑板之间,两立柱的底端固接在齿轮箱顶盖上;
摄像组件由补形垫、微型摄像机、摄像机支座、麦克风、红外传感器、红外发光管组成,微型摄像机嵌装在摄像机支座中,麦克风、红外传感器、红外发光管固接在一个弓形的联接板上,该联接板与摄像机支座粘接固定,摄像机支座嵌装在上球壳中,摄像机支座与上球壳内壁之间设置有补形垫,补形垫为球缺的形状,补形垫的中心通孔套接在摄像机支座上,补形垫被摄像机支座和上球壳夹紧,摄像机支座后部由上支撑板卡紧,补形垫上开有供麦克风、红外传感器、红外发光管穿置的通孔,上球壳上开有用于透露麦克风、红外传感器、红外发光管和微型摄像机镜头的通孔。
所述上球壳、下球壳的衔接处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为圆盘形,其中部镂空,镂空的形状与球芯中部外轮廓的形状相符。
所述主控制器的外侧设置有防尘环,防尘环粘合在下支撑板上并紧贴着上球壳。
所述上球壳、下球壳、底座、补形垫的材质为橡胶。
所述下支撑板上装有电源开关,所述下球壳上开有用于透露电源开关的通孔。
所述电路板上集成有无线图像传输模块;所述主控制器由无线数字传输模块和锂电池组两部分组成。
本发明有以下积极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侦察机器球是一种隐秘侦察的智能化装置,机器球内部零件尺寸经过优化组合,装配紧密,直径小于80毫米,无线控制距离大于30m。便于随身携带,机器球具有抗震、抗摔的性能,能够人工投掷或通过无人飞行器投掷到任何目标地点附近,进行隐秘侦察,操作人员不必靠近危险区域。机器球的重心配置如同不倒翁,不管机器球以何种角度和姿态落地,稳定后皆能以底部着地正立于地面上,使摄像机以正确的视角进行摄像侦察。机器球的球体相对底座能够旋转,从而带动微型摄像机改变方位,寻找目标物。微型摄像机具有红外感应功能,能够在漆黑环境看清目标物。操作人员在安全距离外通过操作控制器进行远程无线遥控,并实时接收侦察机器球反馈的图像、语音信息,提高现场情报收集速度和效率,提高任务完成质量,减少人员伤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侦察机器球一实施例的外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操作控制器的外形示意图。
图3是图1中上球壳、下球壳、球芯分离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球芯的后视轴测图。
图5是图3中全部零件的轴测分解图。
图6是图5中驱动组件的放大图;
图7是图5中电路组件、摄像组件的放大图;
图8是图5的侧向视图。
图9是图1的A-A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博创兴盛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博创兴盛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56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源颜色计算和图像校正方法
- 下一篇:提升设备快速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