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防盗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72016.0 | 申请日: | 2007-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8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 发明(设计)人: | 罗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胜 |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B60R2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101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防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防盗方法,综合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图像模式识别、传感技术与无线通讯技术,及时拦截将要驶离本地区的被盗车辆并记录可疑车主的影像,挽回合法车主的经济损失。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拥有更多的车辆(包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如何防止车辆被盗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针对车辆防盗的方法可分两大类,第一种方法是事前防范,用机械或者电子的方法增强锁的强度[2]或者锁的复杂度[3],再进一步就是辅助声光报警[4],提醒车主并威慑窃贼。第二种方法是事后追踪,用GPS(全球导航定位系统)或者移动通信系统报告被盗车辆的位置[5],好让车主或者公安人员追踪被盗车辆。
但是,使用上述第一种方法的车辆所有者,存在防盗机械锁或者电子锁被盗窃者拆除甚至破坏使防盗功能失效的风险。即使辅助声光报警,也存在这样的风险,当车主无法感受到声光报警的情况下(譬如下暴雨或者声光被隔离),车主就不能及时发现并阻止车辆被盗。第二种方法,虽然在理想的情况下,可以帮助车主或者公安人员追踪并找到被盗车辆,但是,车主也面临无法追踪车辆的风险,即,车载GPS或者移动通信系统遭到拆除或者破坏,或者车辆被转移到信号不能覆盖的地方。
发明内容
因而,本发明的第一目标是克服现有技术因车载装置,例如防盗锁具或者声光报警器或者GPS系统等,遭到拆除或者失效导致车主不能及时阻止车辆被盗的问题。本发明的第二目标是,当车辆失窃后,记录可疑窃贼的影像资料,便于公安人员迅速破案并挽回车主的损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构造了一种车辆防盗装置,包括控制器(1)、车载部分(10)和安保部分(20)。其中控制器(1)包含锁定按钮(2)和解锁按钮(3),由车主保管。车载部分(10)包含带存储器的控制电路(11)、接收机(12)、车辆身份发射电路(13)和信号检测电路(14),安装在车辆上。安保部分(20)安装在小区或者厂区的出口处,包含计算机系统(21)、车辆识别电路(22)、车辆身份接收电路(23)、信号发射电路(24)和摄像头(25)。车主通过操作控制器(1),控制车载部分的车辆身份发射电路(13)是否发送车辆身份。安保部分的车辆识别电路(22)先检测到车辆驶入规划区域,然后安保部分(20)检查是否接收到车辆身份信息以及车辆身份是否正确,据此判定车主的身份是否可疑或者非法。
控制器(1)采用无线遥控钥匙,包含锁定按钮(2)和解锁按钮(3)。这两个按钮,分别用来锁定车辆和解除车辆的锁定装置,此外也分别用来启用防盗报警与解除防盗报警。控制器(1)跟车载部分(10)之间的通信是加密传送的。
车载部分(10)包含带存储器的控制电路(11)、接收机(12)、车辆身份发射电路(13)和信号检测电路(14)。接收机(12)接收来自控制器(1)的控制命令,解密后得出正确的指令。如果该指令是解锁动作,车载部分就进入解除防盗报警模式;相反,如果该指令是锁定动作,车载部分就进入启动防盗报警模式。当信号检测电路(14)检测到来自安保部分(20)的发射信号,即车辆已经驶入规划区域,车辆身份发射电路(13)根据当前的模式,决定向安保部分(20)发送车辆身份或者不发送车辆身份。在规定时间内,后续的安保部分(20)根据有无接收到车辆身份和接收到的车辆身份信息,来判定车主是否可疑。
安保部分(20)包含计算机系统(21)、车辆识别电路(22)、车辆身份接收电路(23)、信号发射电路(24)和摄像头(25)。当车辆(15)驶入规划的规定区域(L1)时,安保部分的车辆识别电路(22)利用图像模式识别技术先识别到车辆的前轮,通知计算机系统(21)有车辆(15)要离开本停车场或者本地区。车辆身份接收电路(23)向计算机系统(21)报告有无接收到车辆身份信息,还有接收到的车辆身份信息。在规定的两种时间方式内,计算机系统(21)根据有无接收到车辆身份信息及车辆身份信息是否正确判定车主的身份。方式1是定时器,方式2是车辆(15)驶离规划的另一规定区域(L2)。
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接收到车辆身份或者这个车辆身份不在本地数据库中,说明车主是可疑的或者非法的。在规定的时间内,接收到的车辆身份在本地数据库中,说明车主是合法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胜,未经罗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20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元件
- 下一篇:移动体通信终端和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