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黑桑中提取的化合物在制备酪氨酸酶抑制剂中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71484.6 | 申请日: | 200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0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王贺瑶;侯爱君;张小东;胡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352 | 分类号: | A61K31/352;A61K8/49;A61K8/60;A61K8/67;A61K8/98;A61K9/06;A61Q19/00;A61Q19/04;A61Q17/00;A23L3/3499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费开逵 |
地址: | 201203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黑桑中 提取 化合物 制备 酪氨酸 抑制剂 中的 应用 | ||
1.一种自黑桑中提取的结构如下的化合物(I)在制备酪氨酸酶抑制剂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化合物(I)在制备治疗由酪氨酸酶引起的皮肤变色的药物中的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化合物(I)在制备抑制黑色素生物合成的化妆品中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化合物(I)单独使用,或者与其它药学上可接受的药用载体或其它美白剂混合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用载体选自软膏基质、乳化剂、表面活性剂、稳定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美白剂选自熊果苷、曲酸、L-抗坏血酸及其盐、氢醌及其盐、甘草提取物、芦荟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I)在药物或化妆品中的含量以重量百分比计为0.01~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化合物(I)在制备预防褐变的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复旦大学,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148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蓄电池防酸快速接线夹
- 下一篇:供料装置及供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