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氧化二砷药物洗脱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71085.X | 申请日: | 2007-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1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 发明(设计)人: | 葛均波;马晓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美中双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L31/16 | 分类号: | A61L31/16;A61K9/00;A61K3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大忱 |
| 地址: | 101500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 药物 洗脱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支架,具体涉及一种防治冠脉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药物洗脱支架。
背景技术
三氧化二砷(As2O3)是中药砒霜的主要成分,在祖国医学中它曾被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等多种疾病。
天然砷剂化合物作为一种药物也已应用了2400余年,20世纪70年代,血液内科医生用As2O3治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获得了显著的疗效,近年As2O3也用于实体肿瘤的治疗。张卓琦等人以及邵建伟等人研究发现,它对VSMCs有抗增殖、促凋亡及阻滞细胞周期的作用,对于可能减少体内血管支架植入部位新生内膜中细胞数量、减低内膜厚度具有重要意义。
As2O3作为一种剧毒药物,在保证医疗效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药物使用量并确保支架携药量的稳定,使三氧化二砷的释放达到合适的均匀性和可控性,这是三氧化二砷洗脱支架是否具有使用价值的生命线。
三氧化二砷作为水溶性药物,由于和聚合物载体溶解性的差异,使药物与载体在喷涂过程中呈现二相分离的特点,如CN200510023714.5专利、CN1413594A专利所公开的三氧化二砷喷涂技术,均采用药剂与载体在溶剂中混合后一起喷涂的工艺,由于三氧化二砷的沉降作用(降低三氧化二砷颗粒粒径将产生颗粒的团聚),使支架上药物含量的控制,药物分布的均匀性均受到限制,同时药物之间形成了不规则的通道,使药物释放的稳定性难以控制(见图1),体现出药物剂量大,抑制再狭窄效果差,同时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风险。
支架,球囊扩张对血管造成损伤后几个小时,这一过程可能刺激了SMC增生,有利于新生内膜形成;损伤后几天到几个月,此期细胞凋亡的相对不足则是再狭窄形成的重要原因。所以,理想而稳定的支架药物释放是必须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氧化二砷药物洗脱支架,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本发明的三氧化二砷药物洗脱支架,包括支架、涂覆在支架上的聚合物涂层和负载在聚合物涂层上的三氧化二砷;
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三氧化二砷,是以单颗粒或团聚颗粒孤立分散的形式负载在聚合物涂层中,即药物之间相互隔绝,如一种“孤岛”结构,以达到药物稳定缓释的目的。
优选的,所说的三氧化二砷颗粒被包裹在聚合物微球中;
所说的单颗粒、团聚颗粒或包裹了三氧化二砷颗粒的聚合物微球的粒径为0.01~50μm;
三氧化二砷和聚合物涂层的重量比例为0.1∶9.9到9.9∶0.1;
优选的,三氧化二砷和聚合物的重量比为0.2~150.0,最好为0.5~1.5;
优选的,所说的支架上,三氧化二砷的含量为0.01~3.2微克/毫米2,最好为0.47~1.11微克/毫米2;
所说的支架的基材包括不锈钢、钴镍合金以及其他生物相容性良好的金属和合金;
所说的聚合物选自可降解聚合物;
所说的可降解聚合物选自纤维素、聚糖、甲壳素、壳聚糖或其衍生物、聚羟基烷基醇酯、聚(β-苹果酸酯)、聚α-羟基酸酯类、聚己内酯、聚氰基丙烯酸酯、或聚氨基酸、假聚氨基酸、聚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聚乳酸、聚碳酸酯、聚酸酐、聚乙烯吡咯烷酮或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以上或其共聚物。
本发明所说的支架为常规的用于植入的血管支架,如球囊扩张冠状动脉支架、脑血管支架等,所述支架在许多文献中已经有详细的描述,如CN1360951专利、CN1355005专利和CN1669595专利。
本发明的三氧化二砷药物洗脱支架的制备方法之一,包括如下步骤:
(1)将聚合物溶解于有机溶剂,将三氧化二砷溶解于水,并分别加入表面活性剂,将二溶液混合、乳化,获得乳液,然后将此乳液喷涂在支架上,挥发溶剂后获得药物涂层,所形成的三氧化二砷颗粒的粒径为0.01~50μm;
乳液中,三氧化二砷与聚合物的重量比例为0.1∶9.9到9.9∶0.1;
所说的有机溶剂选自四氢呋喃、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二甲基甲酰胺或DMSO等有机溶剂中,聚合物的重量含量为1~90%;
三氧化二砷水溶液中,三氧化二砷的重量含量为0.01%~饱和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美中双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美中双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10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轨道支承装置
- 下一篇:码串发送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发送机以及接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