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硬印刷电路板的结合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70701.X | 申请日: | 2007-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0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 发明(设计)人: | 杨伟雄;林信成;王赞钦;田景文;林圣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健鼎(无锡)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3/36 | 分类号: | H05K3/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建国;安纪平 |
| 地址: | 214101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软硬 印刷 电路板 结合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合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软硬印刷电路板的结合方法。
背景技术
简单来说,软硬结合板(Rigid-Flex Printed Board),就是将软板与硬板组合成同一产品的电子零件,其发展历程已超过20年。早期的用途多在军事、医疗、工业仪器等领域,近几年间开始应用于手机通讯和消费性电子产品(数字相机DSC、数字摄影机DV等)等终端产品。软硬板在手机内的应用,常见的有折迭式手机的转折处、影像模块、按键及射频模块等。
手机使用软硬结合板的优点,包括让手机的零件更容易整合以及较高的讯号传输量可靠度。使用软硬结合板,可以取代原先2个连接器加软板的组合,可增加手机折迭处活动点的耐用性和长期使用可靠度。
然而,在一般软硬板结合制程中,通常都是直接结合,而未带有任何保护措施,这使得软板容易遭到损坏,同时软硬板之间的结合区域也不够平整,甚至还会有纤维拉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硬印刷电路板的结合方法,它主要是利用压合接合胶,填充硬性电路板的冲型线,使得已被切割掉的部分被暂时固定在软性电路板上,从而在整个结合过程中不但可保护软性电路板的线路层,同时也没有玻璃纤维拉扯、铜箔露出等问题。
本发明主要先提供均以具有线路层的软性电路板、硬性电路板,并在已压合有覆盖膜的软性电路板上,利用接合胶将硬性电路板压合至软性电路板的覆盖膜上,然后在完成后续制程时,才去除掉在硬性电路板中非属结合区域的第二基板、以及相对位置上的第三接合胶、外层金属层,以曝露出覆盖膜。如此一来,在整个结合过程中不但可保护软性电路板的线路层,同时也没有玻璃纤维拉扯、铜箔露出等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和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图5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附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 第一基板 11 第一线路层
12 电源/接地层 13 电路导线
20 覆盖膜 21、22、23接合胶
30 硬性电路板 31 第二线路层
32 冲型线 40、50 外层金属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5,图1~图5为本发明的示意图。在进行结合制程之前,先准备好如图1所示的软性电路板、以及图2所示的具有第二线路层31的硬性电路板30。如图1所示,软性电路板的第一基板10上具有第一线路层11、以及电源/接地层12。第一线路层11包含电路导线13。
简单来说,如图4所示,本发明结合方法主要利用压合接合胶23,填充硬性电路板30的冲型线32(如图3所示),使得硬性电路板30已被切割掉的部分,被暂时固定在软性电路板上,从而在整个结合过程中不但可保护软性电路板的线路层,同时也没有玻璃纤维拉扯、铜箔露出等问题。软性电路板10与硬性电路板30均为双面板。
具体来说,如图2所示,为了保护软性电路板,利用第一接合胶21将覆盖膜20压合至具有第一线路层11的第一基板10上。
如图3所示,准备压合的硬性电路板,在第二基板上具有第二线路层31,且第二线路层31的位置相对于软硬印刷电路板之间的结合区域。
实际进行软硬板压合之前,须先切割掉在硬性电路板30中非属结合区域的第二基板,而构成如图3所示的冲型线32。
实际进行软硬板压合时,利用第二接合胶22将硬性电路板30压合至软性电路板的覆盖膜20上,并利用第三接合胶23将外层金属层40压合至硬性电路板30上。须特别注意的是,可利用两个第二接合胶22将两个硬性电路板30分别压合至软性电路板双面上的覆盖膜20上。
在完成压合时,如图4所示,在硬性电路板30中,已切割的第二基板,随着硬性电路板30被压合至软性电路板的覆盖膜20时,借着被充填至冲型线32中的第三接合胶23、以及在覆盖膜20上的第二接合胶22,而暂时被固定在覆盖膜20之上,而在整个结合过程中不但可保护软性电路板的线路层,同时也没有玻璃纤维拉扯、铜箔露出等问题。
如图5所示,在完成后续制程时,去除掉在硬性电路板30中非属结合区域的第二基板,以及相对位置上的第三接合胶23和外层金属层40、50,以曝露出覆盖膜20,从而完成开盖的目的。换句话说,软性电路板的两端均被硬性电路板所夹合,这使得软性电路板成为两端硬性电路板的可折的讯号桥梁,从而实现例如折迭式手机的折迭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健鼎(无锡)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健鼎(无锡)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07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阻燃抗紫外型PC/ABS组合物
- 下一篇:基于视觉技术的自动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