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获取光功率的方法、装置和光线路终端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66591.X | 申请日: | 2007-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1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 发明(设计)人: | 杨素林;徐之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10/12 | 分类号: | H04B10/12;H04B10/17;H04B10/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文彬 |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获取 功率 方法 装置 线路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网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获取光功率的方法、装置和光线路终端。
背景技术
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网络)技术是一种点到多点的光纤接入技术。参 见图1,PON具有树型拓扑结构,它由ODN(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光分配网络)、 局侧的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线路终端)以及用户侧的ONU(Optical Network Unit, 光网络单元)或者ONT(Optical Network Terminal,光网络终端)组成。所谓“无源”,是指 ODN中不含有任何有源电子器件及电子电源,全部由无源器件组成,如光分路器(Splitter) 等,因此PON的管理和维护的成本较低。
在GPON(Gigabi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吉比特无源光网络)系统中,OLT到ONU 的传输方向为下行方向,采用TDM(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时分复用)方式,即下行 数据的发送是连续的,OLT连续的将信息广播给每个ONU,每个ONU选择属于自己的数据 接收。参见图2,ONU1在下行数据中选择数据1接收,ONU2在下行数据中选择数据2接收 等等。ONU到OLT的传输方向为上行方向,采用TDMA(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acess, 时分多址复用)方式,即上行数据的发送是突发的,不同ONU占用不同的上行时隙,多个 ONU通过时分多址复用的方式共享上行链路,而且每个上行时隙间有避免冲突的保护时间间 隔。参见图3,ONU1在上行时隙中选择一个时隙发送数据1,ONU2在上行时隙中选择一个 时隙发送数据2等等。
在PON网络部署和运行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控制管理系统,更准确地定位故障点和故障 原因,在OLT端需要对每个ONU上行的突发光功率进行测量。目前存在三种现有技术能够 实现对突发的光功率的测量。
现有技术一采用人工测量,在OLT端拔掉与ODN相连接的光缆,将光缆直接插入光功 率计中,可以测量出每个ONU的上行光功率。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 术一至少存在以下缺点:需要人工操作,增加人力成本;测量时需中断正常业务,不能实时 测量。
现有技术二将功率测量电路集成到OLT内部的光电模块中。参见图4,电源为光电模块 提供电源,镜像电流源将上行信号在光电二极管PD处产生的光电流镜像成相同的两路,一 路送给数据恢复电路,通过TIA(TransImpedance Amplifier,跨阻抗放大器)、LA(Limited Amplifier,限幅放大器)、BCDR(Burst Clock and Data Recovery,突发时钟和数据恢复)、 SERDES(SERialize and DESerialize,串行/解串行)和GMAC(Gigabit Media Access Control, 吉比特媒质接入控制)等模块进行数据恢复;另外一路送给功率测量电路,进行功率测量。 测量时,放大器首先将信号放大到适合测量的范围内以供后续采样;ADC(Analog-Digital Converter,模拟-数字转换器)对信号功率值进行采样,并将采样值存入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中;CPU读取RAM中的数据,对多次采样值进行数据处理,完成上 行光功率的测量。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二至少存在以下缺点:无法 确定目前测的是哪个ONU的光功率值,也不能选择性测量所需的ONU的光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65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