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64794.5 | 申请日: | 200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4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松;王新荣;孟照平;王胜利;朱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伟松 |
主分类号: | C04B24/26 | 分类号: | C04B24/26;C04B103/3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363浙江省上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羧酸 高效 水剂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制备方法,以聚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或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链转移剂为原料,其特征在于先将上述三种原料加水混合成混合溶液,然后向充有氮气的水溶液中滴加混合溶液和引发剂溶液进行共聚反应,共聚反应结束后用碱性化合物调整PH值制得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所述聚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或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与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的摩尔比为1.0∶2.0~8.0;所述的链转移剂为硫醇类水溶性链转移剂,包括巯基乙醇或巯基乙酸,巯基丙酸,其加入量为聚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或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与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总重量百分比的0.01~5.0%。
2、按权利要求1所述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或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的分子量为800~2000。
3、按权利要求1所述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溶液的浓度为60~80%。
4、按权利要求1所述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为自由基型引发剂,包括过硫酸铵或过硫酸钠,过硫酸钾,其加入量为聚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或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与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总重量百分比的0.01~5.0%。
5、按权利要求1或4所述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溶液的浓度为2.0~10.0%。
6、按权利要求1或4所述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溶液分两次滴加,滴加比例为70~90%∶10~30%。
7、按权利要求1或4所述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溶液两次滴加的时间分别为2.0~5.0小时和0.5~3.0小时。
8、按权利要求1所述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反应的温度为80℃~100℃,时间为5.0~10.0小时。
9、按权利要求1或9所述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性化合物为氢氧化钠及其水溶液或氢氧化钾及其水溶液,碳酸钠及其水溶液。
10、按权利要求1所述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化合物调整PH值时的温度为55~65℃,调整后的PH值控制在7.0~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伟松,未经王伟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479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航系统的画面显示过滤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纯度稻米淀粉碱酶复合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