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车入口门的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63482.2 | 申请日: | 200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7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9 |
发明(设计)人: | 张芝华;增地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江山铁路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9/02 | 分类号: | B61D19/02;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宝泰;朱成蓉 |
地址: | 610501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车 入口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铁路机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和谐号机车入口门,属机车辅件类。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铁路机车需求的不断增加,机车的设计越来越先进,型号也多种多样,其各类辅件设计也逐步完善。其中,机车入口门的设计生产大多由模造或激光切割技术等来完成,这样对于各机车生产厂家来说,在追求高质量的同时则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进行前期的准备,无疑增加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利润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为机车,尤其是和谐号提供一种成本低廉、高质量的机车入口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取的工艺步骤是先进行零件部件生产,再进行总装。零部件大量地采用数控冲床和折弯、线切割,减少激光切割使用和控制模具的大量投入。机车入口门主要生产步骤为:
步骤一:将大框架除锈清洗,喷涂底漆;
步骤二:油漆干燥后,在大框架内腔喷涂阻尼浆;
步骤三:在大框架内安装玻璃纤维棉,采用与阻尼浆相容的粘接剂或者采用阻尼浆粘接,在四周涂粘接,然后将玻璃纤维棉粘接、压紧;
步骤四:在板与两小框架及另一板的接合角处,涂密封胶;
步骤五:安装多孔板,铆接;
步骤六:门手把支撑与框架配钻孔后,铆接,锁支撑下垫密封垫;
步骤七:锁安装在锁支撑上,再将锁及锁支撑装入大框架,再装锁标牌及手把,在手把下垫密封垫;
步骤八:锁调试;
步骤九:将弯板铆接入大框架,四周涂密封胶、压紧;
步骤十:安装铰链与大框架用涂了螺纹锁固胶的半圆头螺钉连接,控制安装铰链中心与锁舌的间距,紧固各件,保证无松动;
步骤十一:窗盘与大框架用涂了螺纹锁固胶的半圆头螺钉连接,紧固各件,保证无松动;
步骤十二:在大框架上安装密封条,胶带连接头用胶粘接;
步骤十三:将入口门安装在试验工艺装备上做密封试验和灵活试验。
具体地,所述步骤一中大框架的表面处理和保存环境均为最低18℃,最大湿度为75%,干燥温度为18℃。
具体地,所述步骤二中大框架涂阻尼浆后放置48~72小时。
具体地,所述步骤七中安装铰链与大框架的连接采用工装定位,保证上中下三个同轴度。
更具体地,所述大框架的加工步骤为:
步骤一:把加强板与加强板组装,在方槽孔位置角焊点固;
步骤二:把组装后的加强板与板组装,再与装饰板、另一加强板组装,将两小框架与装配板以及组装后的加强板扣接,再组装多块加强板;
步骤三:对一加强板两端进行段焊接;
步骤四:将设备板与两小框架扣接,在方槽孔内角焊点固;
步骤五:在加强板和加强板及外底板装配侧端板的连接处焊接;
步骤六:在板、两小框架间四周角焊接;
步骤七:交错焊接设备板与两小框架焊缝;
步骤八:焊接其他要求焊缝;
步骤九:翻面段焊设备板与两小框架焊缝,四周角焊接;
步骤十:塞焊装配板、各个加强板;
步骤十一:在方槽孔内焊接,位置为两小框架与各加强板之间;
步骤十二:划线确定加强筋位置后点固,再满焊;
步骤十三:调平,在调平位置划方格,用钨极将交叉点加红,在背面用湿物擦拭,以不滴水为度;
步骤十四:确定门档座位置,先点固后满焊;
步骤十五:打磨各焊缝。
更具体的,所述设备板的加工步骤为:
步骤一:将弯板与板组装焊接;
步骤二:将加强板、板与板组装扣接,再将加强板与之组装,然后组装圆角、板;
步骤三:对步骤二的组装件进行焊接;
步骤四:打磨各焊接位置;
步骤五:钻定位板的定位孔;
步骤六:将螺母盒与螺母及定位板组装、焊接。
更具体的,所述零件大部分均采取数控完成外形、折弯等工艺,再进行线切割。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与采用激光切割和投入大量模具相比,在能够达到相同质量标准的情况下,成本能够降低一半。
【附图说明】
参照相应附图,结合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细节、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为清楚,所述实施例仅为例示性介绍并无限制的意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框架2工艺附图;
图2是本发明框架3工艺附图;
图3是本发明加强板5线切割外形槽工艺附图;
图4是本发明加强板5数控折弯工艺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江山铁路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江山铁路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34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辊道电机的防水密封结构
- 下一篇:桶式捕鼠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