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进路转低进路提前降低顶板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63440.9 | 申请日: | 2007-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9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 发明(设计)人: | 柳军斌;柳兴斌;王虎;徐立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C41/16 | 分类号: | E21C41/16;E21F15/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李迎春 |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进路 提前 降低 顶板 方法 | ||
技术领域
高进路转低进路提前降低顶板的方法,涉及一种在下向胶结充填采矿法中,高进路回采结束后,转入低进路回采时,提前形成假顶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下向胶结充填采矿法采矿的采场,无砼顶板的进路规格,为了支护顶板方便,进路的高度约为有砼顶板进路的二分之一。现高进路需延长,转入无砼假顶低进路回采时,由于岩石在高进路回采过程中受爆破振动影响,岩石顶变得的松软破碎。顶部很难一次性直接降为低进路规格,原岩通常会顺高进路的砼顶板端部向上冒落,有些太破碎岩石,顶部甚至冒落达3米多。若是采用木棚支护,刹顶高度高、难度大,消耗大量的木材,增加了职工的劳动强度,使用大量的木料且在原岩下大量刹顶,对安全带来较大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克服现有高进路转低进路回采中,不能一次性降低的现象,能一次性降低顶板,转入低进路回采,且安全、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成本消耗小的高进路转低进路提前降低顶板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高进路转低进路提前降低顶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高进路在有假顶部分回采结束后,转入采用低进路回采增加的矿体时,在上一分层回采与它相邻的高进路时,提前对这条高进路砼末端假顶下的矿体掘横巷进行回采,形成一个回采空间,对这一空间加强吊挂,充填以后提前形成降低的假顶段,在该分层高进路回采到这一位置,进路的规格由于人工假顶的下降,自然转为低进路。
本发明的方法,可以解决现采用的直接在原岩下降顶转低进路回采时的安全隐患问题,还可以减少职工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提前形成假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高进路转低进路提前降低顶板的方法,在本分层中,由于矿体增大,高进路在有假顶部分回采结束后,要转入采用低进路回采增加的矿体时。在上一分层回采与它相邻的高进路时,提前对这条高进路砼末端假顶下的矿体掘横巷进行回采,形成规格为高1.5~2米、宽约2米、长约2米的一个回采空间,对这一空间加强吊挂,充填以后提前形成降低的假顶段。在本分层高进路回采到这一位置,进路的规格由于人工假顶的下降,自然转为低进路。
图1中提前形成低进路的假顶(1);新增加的低进路(2);木棚(3);实测线①;上分层实测线②;进路中心线③;矿体④;充填体⑤。
表示高进路转低进路提前形成假顶后,低进路已形成了假顶,不会出现冒落现象,采用木棚支护需要的木材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34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