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无底切导轨的遮阳卷帘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62901.0 | 申请日: | 200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2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W·施勒希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斯股份有限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20 | 分类号: | B60J1/20;E06B9/4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幼平;赵辛 |
地址: | 德国奥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无 导轨 遮阳 卷帘 | ||
1.一种用于汽车的遮阳卷帘(21),它包括:
可转动地安装的卷轴(36),所述卷轴具有两个端面;
窗帘片(22),所述窗帘片的一边缘固定在卷轴(36)上;
拉杆(32),所述拉杆在远离卷轴(37)的边缘处与窗帘片(22)相连接;
两个导轨(25,26),所述导轨在展开的窗帘片(22)的两侧延伸,每个导轨包含用来导引拉杆(32)的无底切导向凹槽(27);
两个带状致动器(39,40),其中一个致动器与一个导轨(25,26)相联系,而另一个致动器与另一个导轨(25,26)相联系,且两个致动器都通过导轨(25,26)伸展并且具有矩形截面,所述截面的厚度与导向凹槽(27)的宽度相对应,两个致动器都支承齿(42)并且与拉杆(32)协同工作;
两个传动齿轮(47,48),其中一个齿轮与一个致动器(39,40)相联系,而另一个齿轮与另一个致动器(39,40)相联系,它们都配置在卷轴(37)的端部;
其中,致动器(39,40)运动地位于传动齿轮(47,48)与拉杆(32)之间。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卷帘,其特征在于,至少为所述卷轴设置传动装置(38)。
3.权利要求2所述的遮阳卷帘,其特征在于,至少为所述传动齿轮(47,48)设置传动装置(38)。
4.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卷帘,其特征在于,拉杆(32)是长度可变化的。
5.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卷帘,其特征在于,导轨(25,26)在卷轴(37)附近的一端开始。
6.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卷帘,其特征在于,导轨(25,26)互相平行地延伸或朝彼此聚合的方向延伸。
7.权利要求6所述的遮阳卷帘,其特征在于,相应的致动器(39,40)在导向凹槽(27)内受到导向,从而抵抗沿着与所述展开的窗帘片相垂直的方向的弯曲。
8.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卷帘,其特征在于,致动器(39,40)的截面是平的矩形,其中,一个平侧面支承齿(42)。
9.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卷帘,其特征在于,致动器(39,40)具有层状结构,所述结构带有包括弹簧钢带的背面(41)。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卷帘,其特征在于,传动齿轮(47,48)是正齿轮。
11.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卷帘,其特征在于,传动齿轮(47,48)是这样的螺旋齿轮传动装置,使得与致动器(39,40)相啮合的齿的纵向与导轨(25,26)的纵向轴线成直角延伸。
12.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卷帘,其特征在于,两个传动齿轮(47,48)都与卷轴(37)相连接。
13.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卷帘,其特征在于,两个传动齿轮(47,48)同轴地配置在卷轴(37)上。
14.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卷帘,其特征在于,驱动电动机(43)连接在卷轴(37)上。
15.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卷帘,其特征在于,补偿装置(54)配置在传动齿轮与卷轴(37)之间。
16.权利要求15所述的遮阳卷帘,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装置由盘簧(54)构成。
17.权利要求16所述的遮阳卷帘,其特征在于,盘簧(54)放置在传动齿轮(47,48)的凹入部内。
18.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卷帘,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用来保持相应的致动器(39,40)和与其相联系的传动齿轮(47,48)相啮合的装置。
19.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卷帘,其特征在于,为每个传动齿轮(47,48)设置有单独的传动箱。
20.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卷帘,其特征在于,当遮阳卷帘被收回时,为每个致动器(39,40)设置有用来容纳致动器(39,40)的无载荷部分的单独的储存管(61,62)。
21.权利要求20所述的遮阳卷帘,其特征在于,储存管(61,62)由挠性材料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斯股份有限两合公司,未经博斯股份有限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290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形成半导体装置的隔离层的方法
- 下一篇:使用多组地址/数据线的存储器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