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抽换模块的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62130.5 | 申请日: | 200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6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承育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14 | 分类号: | H05K7/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亮 |
地址: | 台湾省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换 模块 固定 结构 | ||
1.一种可抽换模块的固定结构,适用于固定一可抽换模块至一机壳中,其中该可抽换模块位于该机壳的一模块开口中,而该可抽换模块的固定结构包括:
一第一固定件,固定至该可抽换模块的一侧,且具有一第一齿状结构,其中该第一齿状结构包括一第一齿与一第二齿,而该第一齿的齿厚大于该第二齿的齿厚;以及
一第二固定件,固定至该机壳,且具有一第二齿状结构,其中该第一固定件与该第二固定件自该模块开口往该机壳的内部延伸,而该第二齿状结构具有一第一凹陷区与一第二凹陷区,该第一凹陷区与该第二凹陷区分别对应容纳该第一齿与该第二齿,且该第二凹陷区的宽度对应该第二齿的齿厚并小于该第一齿的齿厚,且该第一凹陷区位于该第二凹陷区相对远离该模块开口的一侧,以让该可抽换模块通过该第一齿状结构与该第二齿状结构的啮合而固定至该机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抽换模块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固定件还具有一弹性部,且该第二固定件通过该弹性部枢接至该机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抽换模块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部位于该第二固定件靠近该模块开口的一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抽换模块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部与该第二齿状结构分别位于该第二固定件的相对两侧,并自该第二固定件的中央区域延伸固定至该机壳。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抽换模块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固定件还具有一卸除部,位于该第二固定件相对远离该模块开口的一端,而该卸除部用以带动该弹性部弯折,以解除该第一齿状结构与该第二齿状结构的啮合关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抽换模块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第一止挡部,固接至该机壳,且位于该模块开口往机壳内部延伸的一深度方向上,用以限制该可抽换模块在该深度方向的移动距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抽换模块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第二止挡部,固接至该机壳,且位于该机壳内,且该第二止挡部与该第二固定件分别位于该模块开口的相对两侧,其中该可抽换模块位于该第二固定件与该第二止挡部之间,且该第二固定件与该第二止挡部定义出该可抽换模块横向的移动范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抽换模块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固定件与该第二固定件的材质为塑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213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装置及装配安全装置的方法
- 下一篇:顶部发光主动式矩阵电激发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