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刀齿滚筒、转刀、及刀具安装台的安装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61994.5 | 申请日: | 2007-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2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 发明(设计)人: | 石渕浩;川节望;葭谷明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31F1/20 | 分类号: | B31F1/20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陆锦华;黄启行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滚筒 转刀 刀具 安装 方法 | ||
1.一种刀齿滚筒,分别将刀具螺旋状地安装到一对圆筒体的外周面上而形成,其特征在于,
滚筒主体由碳纤维强化塑料层构成,且滚筒轴方向的拉伸弹性模量为206GPa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齿滚筒,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碳纤维强化塑料层的碳纤维的70体积%以上具有沿滚筒轴方向的纤维梯度角,具有该纤维梯度角的碳纤维具有590GPa以上的拉伸弹性模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意一项所述的刀齿滚筒,其特征在于,
最内层由具有沿着滚筒圆周方向的纤维梯度角的碳纤维强化塑料层构成,
在该最内层上层压多层具有沿该滚筒轴方向的纤维梯度角的碳纤维强化塑料层、及相对于滚筒轴方向具有+30~+60度及-30~-60度的纤维梯度角的碳纤维强化塑料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刀齿滚筒,其特征在于,最内层由PAN类碳纤维强化塑料层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刀齿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强化塑料层的纤维密度为50体积%以上,该碳纤维强化塑料层的纤维为沥青类碳纤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刀齿滚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最内层上有规则地层压有:具有沿滚筒轴方向的纤维梯度角的第1碳纤维强化塑料层、相对于滚筒轴方向具有+30~+60度的纤维梯度角的第2碳纤维强化塑料层、及相对于滚筒轴方向具有-30~-60度的纤维梯度角的第3碳纤维强化塑料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刀齿滚筒,其特征在于,使所述第2碳纤维强化塑料层的纤维梯度角和所述第3碳纤维强化塑料层的纤维梯度角相对于滚筒轴方向对称。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刀齿滚筒,其特征在于,层压碳纤维强化塑料层而构成的所述刀齿滚筒的表面由衬层覆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刀齿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层是橡胶或玻璃纤维强化塑料。
10.一种转刀,用刀齿滚筒切断通过该刀齿滚筒之间的带状纸,所述刀齿滚筒分别将刀具螺旋状地安装到一对圆筒体的外周面上而形成,其特征在于,
由刀齿滚筒和金属制毂构成,所述刀齿滚筒的滚筒主体由碳纤维强化塑料层构成,且滚筒轴方向的拉伸弹性模量为206GPa以上;所述金属制毂用于支持固定该刀齿滚筒,
该金属制毂由嵌入到该刀齿滚筒内周面的中空的圆筒部、安装在该圆筒部一端的凸缘部、及从该凸缘部向外方突起设置的轴部构成,
通过将所述圆筒部从所述刀齿滚筒的两端开口嵌入到该刀齿滚筒的两端部,用该金属制毂可旋转地支持该刀齿滚筒。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转刀,其特征在于,
构成为在向刀具安装台上安装刀具,所述刀具安装台螺旋状地安装在所述刀齿滚筒的外周面上,
在与该刀齿滚筒轴成线对称的位置的该刀齿滚筒外周面或内周面上,安装和该刀具安装台具有同等热膨胀系数的热延展防止部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刀,其特征在于,使所述热延展防止部件的体积和所述刀具及刀具安装台的总体积相等。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延展防止部件由固定在所述刀齿滚筒的安装台、及可装卸地安装在该安装台的主体部件构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刀具安装台上沿刀齿滚筒轴方向设置1个以上的狭缝。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转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刀齿滚筒上设置冷却单元。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转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单元是设置在所述刀齿滚筒的外周面的散热片或散热槽。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转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是在所述刀齿滚筒的外周面上沿圆周方向空开间隔并列设置多个的铝制散热片。
18.一种刀具安装台的安装方法,将权利要求11至17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刀安装到刀具安装台上,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刀具安装台通过热硬化性树脂类粘合剂粘合到所述刀齿滚筒的外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199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