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浮制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59231.7 | 申请日: | 200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0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卫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卫才 |
主分类号: | F03B17/02 | 分类号: | F03B17/02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于忠晶 |
地址: | 163001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水力为动力的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上的资源是极其有限的,如何开发利用可再生的自然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水力、风力、太阳能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是目前水力主要用于发电,而没有小型的用于其他动力驱动的制动装置,影响了水力的应用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内容是克服上述不足问题,提供一种压浮制动装置,以水力为动力,输出动力,结构简单、损耗小。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压浮制动装置,隔水墙之间装有制动机构,制动机构输出轴穿通隔水墙,输出轴固定在轮出轮上,输出轮与链条啮合,链条与链状气缸固定连接,链状气缸为缸体和活塞上带有波纹管和吸排气导管,依次通过波纹管和吸排气导管连接成链状,并组成气体回路,下行部分气缸活塞处于最小行程,上行部分活塞处于最大行程。
所述下行部分气缸缸体进入压力臂轨道的同时相对应的上行部位缸体同时离开压力臂轨道,通过水压驱动上行部位缸体产生排气,将气体通过吸排气导管和波纹导管输入到即将进入下行轨道臂的缸体内,经过压力臂与压力臂轨道相结合驱动此缸体的吸气,推动活塞达到活塞最大行程。
所述隔水壁上固定装有防脱轨道,气缸的缸体上带有滚轮,滚轮置于防脱轨道内。
所述吸排气导管为波纹管,气缸缸体顶部装有波纹管与气缸连通,活塞装有波纹管与气缸连通,另一端与相邻气缸顶部波纹管连通,形成气体回路,气缸顶部导管带有排气和闭气两用阀,活塞杆内吸排导管顶部装有吸排两用阀。
所述气缸缸体带有活塞轨槽,活塞杆带有与活塞轨槽紧密配合的平衡杆,气缸和活塞上分别铰接压力臂,两压力臂另一端头铰接,两压力臂长度之和大于活塞最大行程。
所述气缸缸体上带有连接件,气缸通过连接件与链条固定连接成一体。
本发明构思新颖,将制动机构设计成链状气缸链,链状气缸与链条固定一体,隔水壁将链状气缸隔离为两部分,即下行部分和上行部分,下行部分气缸进行水力冲击,在水力驱动下,气缸链传动,上行部分气缸接受下行部分气缸的推力,受力压缩,气体在气缸和活塞回路中流动,链状气缸转动,带动固定在气缸缸体上的链条同时传动,链条驱动与之啮合的输出轮转动,通过固定在输出轮上的输出轴供能源。本发明结构简单,以气缸串成链状是前所未有,有效利用水力进行制动,提供动力,适用范围广泛,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规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上行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下行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制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气缸最小行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气缸最大行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压浮制动装置,隔水墙2之间装有制动机构,制动机构输出轴1穿通隔水墙,输出轴固定在输出轮8上,输出轮与链条3啮合,链状气缸缸体4上带有连接件12,链条与链状气缸缸体固定连接,气缸缸体内装有活塞,活塞上带有密封圈17,链状气缸为缸体和活塞9上分别带有波纹管5和吸排气导管11,气缸依次通过波纹管和吸排气导管连接成链状,并组成气体回路,链状缸体上部通过固定在隔水壁上方的过轮10,吸排气导管为波纹管,气缸缸体顶部装有波纹管与气缸连通,活塞装有波纹管与气缸连通,另一端与相邻气缸顶部波纹管连通,形成气体回路,气缸顶部导管带有排气和闭气两用阀13与波纹管相连接,活塞杆20内的吸排导管顶部装有吸排两用阀16与波纹管相连接。气缸缸体带有活塞轨槽14,活塞杆带有与活塞轨槽紧密配合的平衡杆19,气缸和活塞上分别通过轴18铰接压力臂6,两压力臂另一端头铰接,两压力臂长度之和大于活塞最大行程。隔水壁上固定装有防脱轨道,气缸的缸体上带有滚轮,滚轮15置于防脱轨道内,限制链状气缸在传动过程中发生偏移现象。初如状态时链状气缸下行部分气缸活塞处于最小行程,上行部分活塞处于最大行程。在下行部分隔水墙内注水提供水力,启动制动机构运动,首先下行部分气缸缸体进入压力臂轨道7的同时相对应的上行部位缸体同时离开压力臂轨道,通过水压驱动上行部位缸体产生排气,将气体通过吸排气导管和波纹导管输入到即将进入下行轨道臂的缸体内,经过压力臂与压力臂轨道相结合驱动此缸体的吸气,推动活塞达到活塞最大行程。制动机构的链状气缸在水力作用下传动,带动固定一体的链条传动,链条驱动与之啮合的输出轮转动,输出轮驱动输出轴输出动力,输出轴接外接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卫才,未经王卫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92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流道多模穴模具流道平衡结构
- 下一篇:一种设备维护作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