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硒杏鲍菇栽培方法及其培养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56456.7 | 申请日: | 200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2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田关泉;田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农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1/00;A01G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银益 |
地址: | 310014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富硒杏鲍菇 栽培 方法 及其 培养基 | ||
1.一种用于富硒杏鲍菇裁培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由下述成分按重量份配比制成:
棉籽壳:70~90份,麸皮:8~10份,玉米粉:2~3份,蔗糖:0.6~1.2份,石膏:0.6~1.2份,石灰:4.5~6.5份,水:100~140份,亚硒酸钠:0.0011~0.001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它含有棉籽壳:80.5份,麸皮:9.3份,玉米粉:2.8份,蔗糖:0.9份,石膏:0.9份,石灰:5.6份,亚硒酸钠:0.00122份,水:122份。
3.一种富硒杏鲍菇裁培方法,其特征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权利要求1所述培养基;
(2)装袋:将培养基装入丙烯袋,装袋时插入带线塑料棒,压实,上好颈圈,塞上棉塞;
(3)灭菌:高压灭菌,温度115℃,压力1.5公斤,时间3小时,待压力表指针到0时出锅;
(4)接种:待袋温冷却到30℃以下时接种,抽出袋中塑料棒,在孔洞中加入菌种料麦;
(5)发菌:发菌房暗光培养,温度23℃~25℃,湿度70%,时间25~27天;
(6)催蕾:移入出菇房出菇架上培养,定位出菇,用打眼器在菌袋较平处打三个0.5厘米深的孔洞,温度23℃~25℃,湿度85%,暗光培养三天;然后温度5~7℃,湿度85%,暗光,低温刺激培养三天;再温度12~15℃,湿度90%,光照强度700~800 LUX,培养7~10天现蕾;
(7)出菇:菇蕾长到黄豆大小时,选留三个生长健壮蕾;再二天后选留1~2个菇形好的小菇留下培养;待菇长到如乒乓球大小时,湿度提高到95%,加大通风量,每天3~4次,每次30分钟;
(8)采收:待菌盖直径4~6厘米,菌柄长10厘米左右,菌盖平展,边缘稍向内卷,菌褶初步形成,但未弹射孢子,有7~8分成熟时,采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富硒杏鲍菇裁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培养基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a、棉籽壳用前在阳光下暴晒二天,利用太阳紫外线杀菌流毒;
b、量取亚硒酸钠原液加入水中在拌和机中拌搅一分钟;
c、蔗糖加适量水预先溶解待用;
d、依次倒入糖水、石膏、石灰先行拌匀;然后倒入棉籽壳、麸皮、玉米粉拌搅5分钟;
e、拌匀后培养基在水泥地面摊放24小时,中间翻堆一次;摊面要每隔30公分打一个孔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富硒杏鲍菇裁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装袋配用17×33厘米丙烯袋,每袋装1.1公斤;装袋时插入2×13.5厘米带线塑料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农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农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645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