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眩光学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45585.6 | 申请日: | 2004-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4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波冈诚;桑原真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5/02 | 分类号: | G02B5/02;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日本大阪市中***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眩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制备抗眩光学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通过对玻璃表面进行喷砂以在该玻璃表面形成细微裂纹,其中该细微裂纹的深度不大于10μm;
使玻璃与含有氟化氢的水溶液接触以获得包含该玻璃的模板,其中的玻璃表面上形成了精细不规则形状;和
将模板表面的不规则外形转移到树脂膜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抗眩光学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玻璃为石英玻璃或硼硅酸盐玻璃。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喷砂处理使用粒径分布为单分布的珠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抗眩光学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珠子的平均粒径不大于18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备抗眩光学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喷砂处理是在0.01-0.05MPa的喷砂压力下进行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抗眩光学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蚀刻的进行是通过与含有氟化氢的水溶液接触直到蚀刻深度为细微裂纹平均深度的10倍或更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抗眩光学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模板为外表面上形成有精细不规则形状的管状玻璃,且不规则状被连续地转移到树脂膜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抗眩光学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树脂膜包括热塑性树脂,且通过热压将模板的不规则形状转移到其表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抗眩光学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树脂膜包括形成于透明基底膜上的可电离辐射固化树脂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抗眩光学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电离辐射固化层与模板接触,然后辐照电离辐射以固化树脂层,从而在固化后将模板的不规则形状转移到树脂层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558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体酸催化甲醇脱水反应生产二甲醚的方法
- 下一篇:帕尔帖低温微分热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