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闪存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43165.4 | 申请日: | 2007-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9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 发明(设计)人: | 易成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旺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9/792 | 分类号: | H01L29/792;H01L29/423;H01L27/115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长兴 |
| 地址: | 台湾省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闪存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及其制造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 一种具有不对称的间隔层结构的闪存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典型的闪存是以掺杂多晶硅制作电荷存储层(charge storage layer)与控 制栅极(control gate)。当存储器进行编程(program)时,适当的编程电压被 分别加到源极、漏极与控制栅极上,电子将由源极经由信道(channel)流向 漏极。在此过程中,将有部分的电子会穿过多晶硅电荷存储层下方的隧穿 氧化层(tunneling oxide),进入并且会均匀分布于整个多晶硅电荷存储层之 中,此种电子穿越隧穿氧化层进入多晶硅电荷存储层的现象,称为隧穿效 应(tunneling effect)。隧穿效应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种称为信道热电子注 入(channel hot-electron injection),另一种称为Fowler-Nordheim隧穿(F-N tunneling)。通常闪存是以信道热电子编程,并且通过源极旁边或信道区域 以Fowler-Nordheim隧穿擦除。
图1A至图1B是公知的一种闪存的制造流程剖面图。
请参照图1A,在衬底100上先形成依序为一层隧穿氧化层102、一层 浮置栅极104、一层栅间介质层106及一层控制栅极108的一个堆栈结构 110。然后,利用离子注入工艺112于浮置栅极104两侧的衬底100中分 别形成一个掺杂区114。
然后,请参照图1B,进行一道退火工艺(anneal process)116来活化掺 杂区(请见图1A的114),以便在衬底100中形成源极118a和漏极118b。 此外,在图1A中的离子注入工艺112有可能会伤害隧穿氧化层102的外 露边缘,造成组件的隧穿氧化层弱化而影响组件的可靠度。所以,在形成 源极118a和漏极118b时有可能再加一道热氧化工艺,使隧穿氧化层102 被再次氧化而增加外露边缘处102a的厚度,以重新强化隧穿氧化层与降 低该区域的电性应力(Stress)。
然而,如图1B所示,在退火工艺116后,无论是隧穿氧化层102还 是栅间介质层106的边缘厚度tedge都变得比其中央厚度tcenter厚,所以不利 于电荷存储层与控制栅极之间栅极耦合率(gate coupling ratio,GCR)的控 制,而影响操作电压及组件速度。而且,在闪存进行擦除(erase)操作时, 隧穿氧化层102与沟道(亦即源极118a和漏极118b间的区域)之间的面积 有关,因此当隧穿氧化层102的边缘增厚时,将不利于组件的擦除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闪存,可改善栅极耦合率(gate coupling ratio,GCR) 的控制。
本发明又提供一种闪存的制造方法,可防止源极端的氧化层被再次氧 化,进而避免源极端的氧化层(亦即隧穿氧化层与栅间介质层)厚度变厚。
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提供一种闪存,包括一个衬底、一个 堆栈结构、一个源极与一个漏极以及一层源极端间隔层。所述的堆栈结构 是位于衬底上,且堆栈结构包括一层隧穿氧化层、位于隧穿氧化层上的一 层电荷存储层、位于电荷存储层上的一层栅间介质层以及位于栅间介质层 上的一个控制栅极。至于源极与漏极则是分别位于电荷存储层两侧的衬底 中。所述的源极端间隔层是位于堆栈结构接近源极的侧壁上,以防止隧穿 氧化层与栅间介质层在接近源极端的部位被再次氧化。隧穿氧化层靠近漏 极侧向下方的衬底延伸,使隧穿氧化层的下表面不平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源极端间隔层还包括覆盖部分该堆栈结 构的顶部或覆盖部分该衬底的表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源极端间隔层还包括覆盖部分堆栈结构 的顶部或覆盖部分衬底的表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源极端间隔层的厚度约在75埃~200埃 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栅间介质层与隧穿氧化层例如分别是选 自包括氧化物层、氮化物层、氮化物与氧化物层、氧化物与氮化物与氧化 物层所组成的物质的其中之一。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对存储器间隔层,分别位于源极端 间隔层上以及堆栈结构接近漏极的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旺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旺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31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