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41646.1 | 申请日: | 200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4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绫野秀树;稻叶博美;大沼直人;三田史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B66B9/00 | 分类号: | B66B9/00;B66B1/02;B66B1/40;B66B5/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贵亮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系统 | ||
1. 一种电梯系统,具有功率变换器;由所述功率变换器驱动的电动机;随着所述电动机的动作而旋转的绳轮;与卷绕在所述绳轮上的吊索连接,随着所述绳轮的旋转而进行升降动作的电梯轿厢和平衡重;使所述电动机进入休止状态而对所述电梯轿厢进行保持的制动器;以及生成用于控制所述电梯轿厢升降和所述制动器开闭的控制信号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电梯轿厢停止在楼层停靠位置上,并且所述制动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控制器以零速度指令值驱动所述功率变换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梯轿厢门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控制器以所述零速度指令值驱动所述功率变换器。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具有速度控制系统,在以所述零速度指令值驱动所述功率变换器时,该速度控制系统进行比例控制动作。
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发生电梯呼叫,则使所述功率变换器的主电路停止。
5.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使所述电动机产生的力矩的指令值在预定的基准值以下时,使所述功率变换器的主电路停止。
6.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获取使所述电动机产生的力矩的指令值的履历值,并且在所述履历值与当前的力矩指令值基本相等时,使所述功率变换器的主电路停止。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催促装置,当所述力矩指令值大于所述基准值时,该催促装置催促所述电梯轿厢内的乘客离开电梯。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催促装置,当所述当前的力矩指令值与所述履历值不同时,该催促装置催促所述电梯轿厢内的乘客离开电梯。
9.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力矩指令值大于所述基准值时,使所述电梯轿厢移动到比最上层停靠位置更高的位置后停止。
10.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当前的力矩指令值与所述履历值不同时,使所述电梯轿厢移动到比最上层停靠位置更高的位置后停止。
11.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力矩指令值大于所述基准值时,向监视中心通报。
12.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当前的力矩指令值与所述履历值不同时,向监视中心通报。
13. 一种电梯系统,具有功率变换器;由所述功率变换器驱动的电动机;随着所述电动机的动作而旋转的绳轮;与卷绕在所述绳轮上的吊索连接,随着所述绳轮的旋转而进行升降动作的电梯轿厢和平衡重;使所述电动机进入休止状态而对所述电梯轿厢进行保持的制动器;生成用于控制所述电梯轿厢升降和所述制动器开闭的控制信号的控制器;用于检测所述电梯轿厢速度异常的作为调速器系统一部分的调速器滑轮;以及安装在所述调速器滑轮上的调速器编码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具有一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通过所述电动机驱动所述电梯轿厢,使所述电梯轿厢运行到目的层的楼层停靠位置,在所述电梯轿厢到达楼层停靠位置时,驱动所述制动器,以对所述电梯轿厢进行保持,并通过所述调速器编码器检测得到的所述电梯轿厢的位置或者楼层停靠位置误差。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由所述调速器编码器检测所述电梯轿厢的位置或者所述楼层停靠位置误差的时间是从所述制动器开始驱动后至所述电梯轿厢门打开为止的期间。
15.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将所述调速器编码器获得的所述电梯轿厢的位置或者所述楼层停靠位置误差作为履历信息保存的装置。
16.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通报装置,当所述调速器编码器获得的所述电梯轿厢的位置或者所述楼层停靠位置误差与预先设定量或者根据过去的履历获得的平均值之间的误差分量超过预先规定的大小时,该通报装置向监视中心通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164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纸后处理装置
- 下一篇:可折叠的头部保护装置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