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滚筒式洗衣机及滚筒式洗涤干燥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40358.4 | 申请日: | 200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9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石川俊一;松井康博;大川友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6F33/02 | 分类号: | D06F33/02;D06F3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熊志诚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筒 洗衣机 洗涤 干燥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降低脱水旋转的振动及噪音且效率良好地进行洗涤的滚筒式洗衣机及滚筒式洗涤干燥机。
背景技术
现在,公知的滚筒式洗衣机是在水槽上安装有两个振动检测装置,这些振动检测装置发生与水槽的振动的大小相对应的振动检测信号电压,控制装置参照该振动检测信号电压控制电动机(洗涤槽)的旋转速度以免振动过大(参照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54315号公报,0022、0029-0032段,图1)
在该滚筒式洗衣机中,一方的振动检测装置安装在水槽的前部的下部,易于检测由于二次共振现象引起的振动;另一方的振动检测装置安装在水槽的后部,易于检测一次共振现象。
然而,在该现有的滚筒式洗衣机(专利文献1记载)中,使洗涤槽高速旋转来使洗涤物离心脱水时,若洗涤物在洗涤槽内偏置,则振动检测信号电压达到规定电压以上并停止电动机的旋转,在解开布的缠绕后再次重复运转。因此,若将该规定电压设定得高的话,即使洗涤物的偏置很大电动机也不停止,因而振动和噪音也容易增大;另外,若将该规定电压设定得低的话,洗涤物有小的偏置电动机就会停止,由于频繁地进行解开布的缠绕再重复运转,所以存在洗涤作业整体效率低下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脱水旋转的振动及噪音且效率良好地进行洗涤的滚筒式洗衣机及滚筒式洗涤干燥机。
根据本发明的滚筒式洗衣机及滚筒式洗涤干燥机,由设置在外槽一端的第一振动检测传感器检测第一振动的大小,由设置在外槽另一端的第二振动检测传感器检测第二振动的大小;控制装置的结构为,在脱水工序中,在过渡到脱水旋转以前,控制洗涤滚筒进行以比脱水旋转还低的速度旋转的平衡旋转;控制装置还基于第一振动的大小及第二振动的大小检测外槽的不平衡振动,在不平衡振动的大小小于规定值时,控制其过渡到脱水旋转,在不平衡振动的大小超过规定值时,控制其继续进行平衡旋转。
有关其具体的机构通过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来表现其技术思想。
根据本发明,由于具备两个振动检测传感器并检测振动的大小,并控制进行平衡旋转的脱水旋转,所以能够提供一种降低脱水旋转的振动及噪音,并且高效率地进行洗涤的滚筒式洗衣机及滚筒式洗涤干燥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滚筒式洗衣机的主要构造的纵剖视图。
图2是表示直流无刷电动机的驱动控制系统例的方框电路图。
图3是详细表示控制装置及其输入输出的方块图。
图4是在一个洗涤例子中按时间顺序表示滚筒式洗衣机的洗涤运转的各工序的时间图。
图5是洗涤或漂洗结束,外槽内的洗涤水被排出并过渡到脱水旋转前的状态,表示平衡旋转前的洗涤物的分布状态例子(洗涤物偏置于背面侧的例子)。
图6是表示从图5所示的状态过渡到脱水旋转的场合,振动检测传感器(A)的检测振幅及振动检测传感器(B)检测的振幅的曲线图(洗涤物偏置于背面侧的例子)。
图7是洗涤或漂洗结束,外槽内的洗涤水被排出并过渡到脱水旋转前的状态,表示平衡旋转前的洗涤物的分布状态例子(洗涤物偏置于正面侧的例子)。
图8是表示从图7所示的状态过渡到脱水旋转的场合,振动检测传感器(A)检测的振幅及振动检测传感器(B)检测的振幅的曲线图(洗涤物偏置于正面侧的例子)。
图9是洗涤或漂洗结束,外槽内的洗涤水被排出并过渡到脱水旋转前的状态,表示平衡旋转前的洗涤物的分布状态例子(洗涤物均匀地分布的例子)。
图10是表示从图9所示的状态过渡到脱水旋转的场合,振动检测传感器(A)检测的振幅及振动检测传感器(B)检测的振幅的曲线图(洗涤物均匀地分布的例子)。
图11是表示进入脱水旋转前纠正洗涤物的偏靠一方的同时检测不平衡振动的平衡旋转(不平衡检测)(工序A)和脱水旋转(工序B)的曲线图。
图12是表示脱水工序的流程图的第一面。
图13是表示脱水工序的流程图的第二面。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未经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03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层迭式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包
- 下一篇:五活塞隔膜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