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锚固部的钢筋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37097.0 | 申请日: | 200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2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高岸正章;前之园司;北山信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第一高周波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1J1/06 | 分类号: | B21J1/06;B21J5/08;C22C38/60;C22C38/16;C22C38/04;E04C5/03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腾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锚固 钢筋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锚固部(定着部)的钢筋的制造方法,更具体是涉及制造如下的带锚固部的钢筋的方法,该钢筋具有由一体形成在钢筋的端部的扩径部构成的锚固部。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是将其端部弯曲成U字形或L字形等来作为锚固部,通过该锚固部相对于其它的钢筋或混凝土进行固定。
但是,为了增大相对于混凝土的固定强度,对于端部弯曲成U字形或L字形等的结构的钢筋,必须加大U字形或L字形等的部分,因此体积增大,很难在狭窄的场所进行施工,并且,具有钢筋端部的弯曲加工困难、成本高的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本申请的申请人提出了如下的带锚固部的钢筋,该钢筋通过对钢筋的端部进行高温镦锻加工(熱間据込加工)而形成钉子的头部那样形状的扩径部,将此作为锚固部(参照专利文件1)。
图3(a)是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带锚固部的钢筋的概略侧视图,图3(b)是表示该带锚固部的钢筋的端部的概略剖视图,图3(c)是图(b)的X-X向视剖视图。
该带锚固部的钢筋1A,在具有一定外径的通常部分1a的两端部分别通过高温镦锻加工形成圆板形的扩径部1b来作为锚固部。该扩径部1b与现有的将钢筋端部弯曲成U字形或L字形的锚固部相比,即使外部尺寸小也可确保大的作用面积,因此,可增大相对于其它的钢筋或混凝土的固定强度。并且,由于扩径部1b与通常部分1a作为完全一体的结构(以无接缝的方式)而形成,因此,扩径部1b与通常部分1a的连接强度大。所以,根据利用该带锚固部的钢筋1A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可形成强度大的结构体。
在图3中,1ba是扩径部1b的端面(外侧端面),端面1ba是与钢筋1A的轴线方向直交的圆形的平面。端面1ba的直径是通常部分1a的外径D的2.5倍左右。
在图3中,1bb是扩径部形成面(内侧端面),扩径部形成面1bb是相对于钢筋1A的轴线方向倾斜(形成钝角θ)地扩大的圆锥形的面。
图4(a)和(b)是表示制造图3所示的带锚固部的钢筋1A时的高温镦锻加工工序的概略剖视图。
首先,如图4(a)所示,利用具有感应线圈7的加热装置将具有一定外径D的钢筋1的端部区域加热到容易塑性变形的温度。在此,将端部区域的加热温度形成800~1000℃左右(参照专利文献1的段落0014)。
然后,在与加热后的端部区域邻接的位置上,利用冲压的夹钳(省略图示)把持钢筋1,将该钢筋1的端面按压在模8的成形面8a上,如图4(b)所示,通过冲压将轴线方向的压缩力P施加在钢筋1上、压缩端部区域。通过这样,钢筋1的端部区域以其外径增大(扩径)的方式塑性变形,形成圆板形的扩径部1b,可制造在通常部分1a的端部形成有扩径部1b的带锚固部的钢筋1A。
在图4中,8aa是设置在成型面8a的中央的隆起部,在通过隆起部8aa使钢筋1的端部区域塑性变形时,可促进钢筋材料相对于轴线方向向直角方向(半径方向)外方流动。
而且,本申请的申请人也提出了用于大量生产上述具有锚固部的带锚固部的钢筋的加工装置(参照专利文献2)。
在该加工装置上设置有具有加热头和变压器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头由加热钢筋的端部区域的感应线圈形成;所述变压器保持该加热头,同时,向其供给高频电流。通过该加热装置,钢筋的端部区域被加热到适合高温镦锻加工的温度(例如800~1300℃)(参照专利文献2的段落0030)。
专利文献1:特开2000-257209
专利文献2:特开2000-288676
但是,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技术,即,通过对钢筋的端部进行高温镦锻加工而一体形成作为锚固部的扩径部的技术,具有以下(1)~(3)的问题。
(1)在通过高温镦锻加工形成扩径部时,在以一定的温度加热钢筋的整个端部区域的情况下,形成具有规定形状的扩径部是困难的,该扩径部例如由与钢筋的轴线方向直交的直径为2.5D左右的圆形的端面(图3中的端面1ba),和以相对于钢筋的轴线方向形成直角或钝角的方式扩大的扩径部形成面(图3中的扩径部形成面1bb)构成。
即,在将钢筋的整个端部区域加热到800~1000℃、进行高温镦锻加工的情况下,在端部区域中的尤其要求大的塑性变形量的部分,具体是在从钢筋的端面起的轴线方向的离开距离为2D以内的部分,热量不足,不能使该部分容易地塑性变形(相对于轴线方向向直角方向鼓出),如图5所示,形成的扩径部1b’成为球状或椭球状(楕円球状),不能形成具有直径为2.5D左右的圆形端面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第一高周波工业株式会社,未经第一高周波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70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雨衣
- 下一篇:无轨门机的机械行程控制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