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锚固部的钢筋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37097.0 | 申请日: | 2007-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2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 发明(设计)人: | 高岸正章;前之园司;北山信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第一高周波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1J1/06 | 分类号: | B21J1/06;B21J5/08;C22C38/60;C22C38/16;C22C38/04;E04C5/03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腾云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锚固 钢筋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带锚固部的钢筋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即,加热钢筋的端部区域,并实施高温镦锻加工,该高温镦锻加工在轴线方向上压缩被加热的该端部区域、以增大外径的方式使钢筋的端部区域塑性变形,由此,一体地形成成为锚固部的扩径部,其特征在于,
以如下方式进行加热,即,
使所述钢筋的端部区域的温度随着接近端面而连续地或阶段性地升高,
从所述钢筋的端面起在轴线方向离开2.0D的部分的温度T1大于等于1300℃、不到该钢筋材料的熔点,其中D为钢筋的外径,
从所述钢筋的端面起在轴线方向离开5.0D的部分的温度T2,大于等于该钢筋材料的Ac3相变温度、小于等于1200℃,
所述钢筋使用这样的棒钢,该棒钢含有
C:0.10~0.30质量%、
Mn:0.50~1.50质量%、
Si:小于等于0.50质量%、
P:小于等于0.05质量%、
S:小于等于0.05质量%、
Cu:小于等于0.10质量%,
其余部分为Fe以及不可避免的不纯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锚固部的钢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具有直径为2.0D至2.8D的圆形端面的扩径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锚固部的钢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具有直径为2.5D至2.8D的圆形端面的扩径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锚固部的钢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中含有的Mn和C的质量比例大于等于3.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锚固部的钢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由异型棒钢形成。
6.一种带锚固部的钢筋,其特征在于,通过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而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第一高周波工业株式会社,未经第一高周波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709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雨衣
 - 下一篇:无轨门机的机械行程控制器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