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36854.2 | 申请日: | 2007-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4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 发明(设计)人: | 叶青松;李育祈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亮 |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具可插拔模块的电子装置,特别有关于一种利用一指纹辨识机构作为保护机制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参见图1A、1B,已知的电子装置(可携式计算机)10利用一指纹辨识装置20来开启电子装置的保护措施。如图1A所显示,指纹辨识装置20设置于电子装置10的键盘右下方,并凹陷于电子装置10的壳体内(如图1B所示),且指纹辨识装置20上方的壳体设置有可旋转开启的一盖体30以遮盖指纹辨识装置20。
然而,上述具有指纹辨识装置20的电子装置10,其壳体必须在预设容置指纹辨识装置20的位置上开口,且指纹辨识装置的指纹辨识器需先安装在机台内,以板对板方式组立,而无法在工厂后段组立。此外,若同款电子装置没有设置指纹辨识装置的必要,则又需另外准备没有开口的壳体,造成备料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本体以及一指纹辨识模块。本体具有一指纹辨识连接部以及至少一凹槽,指纹辨识模块设置于凹槽,且包括一连接器、一第一板件、一第二板件以及一指纹辨识板。第二板件与第一板件连接,指纹辨识板设置于第一板件以及第二板件之间,其中当指纹辨识模块设置于凹槽上时,连接器与指纹辨识连接部电性连接,且第一板件与本体的一表面位于同一平面。
本发明提供另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本体以及一可插拔模块。本体具有至少一凹槽,可插拔模块设置于凹槽上,包括一第一板件、一第二板件以及一第一卡合部,第二板件与第一板件连接,其中第一卡合部卡合于凹槽内,且第一板件与本体的一表面位在同一平面。其中该可插拔模块为一装饰模块或一指纹辨识模块。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可依据不同客户的要求而设置指纹辨识模块或是装饰模块,且利用模块单元可直接于组装工厂直接组装,增加组装效率。更重要的是,本发明的指纹辨识模块与装饰模块的差异仅在于增加一片指纹辨识板于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之中,其模块化的设计不但方便组装,更可节省成本。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显示传统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1B显示传统电子装置的部分剖面图;
图2A显示本发明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2B显示本发明电子装置本体上容置装饰模块的凹槽部分A的示意图;
图3A显示本发明装饰模块的示意图;
图3B显示本发明装饰模块的分解图;
图4A显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4B显示图4A中电子装置本体上容置指纹辨识模块的凹槽部分A’示意图;
图5A显示图4A中指纹辨识模块的示意图;以及
图5B显示图4A中指纹辨识模块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A、2B,本发明电子装置100为一可携式计算机,包括一装饰模块200以及一本体300,本体具有一凹槽301,而装饰模块200以可插拔的方式设置于本体300上。图2B放大绘示图2A上本体容置装饰模块的凹槽区A部分。
参见图3A、3B,装饰模块200包括一第一板件210以及一第二板件230,第一板件210为一装饰板件,于其上可印制商标图案M或其它装饰用图案,第二板件230与第一板件210连接。于本例中,第二板件230包括一上板231、一下板233、四个第一卡合部23P、四个弹性组件235以及四个锁合件237。其中第二板件230与第一板件210之间形成一第四卡合部G,且第四卡合部G为一间隙,而第一卡合部23P则突出于第二板件230。
参见图3B,四个第一卡合部23P设置于第二板件230中,位于上板231以及下板233之间,以本例来说,第一卡合部23P可设置于下板233且分别突出于下板233的两侧。四个弹性组件235分别设置连接四个第一卡合部23P,当第一卡合部23P被按压时,可提供回复力于第一卡合部23P。此外,上板231与下板233连接,而第一板件210与上板231连接,利用四个锁合件237可将第一板件210、上板231以及下板233锁合并固定。
再次参见图2A、2B,本体300的凹槽301内缘包括四个第二卡合部311以及八个第三卡合部33P。四个第二卡合部311与八个卡合部33P平均设置于凹槽301的两侧边,且第二卡合部311凹陷于凹槽301内缘并对应于装饰模块200的第一卡合部23P,而第三卡合部33P则突出于凹槽301内缘并对应于装置模块200的第四卡合部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68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