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膜天线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35714.3 | 申请日: | 200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4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发明(设计)人: | 陈稚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稚元 |
主分类号: | H01Q1/00 | 分类号: | H01Q1/00;H01Q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余朦;方挺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天线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线,特别涉及一种以电铸沉积方法制作的薄膜式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产业的发展,从追求功能转向追求造型与时尚之后,整合在手机内部的隐藏式天线已经成为实际上的天线架构主流。即使为了手机的造型目的,必须让天线隐藏在机壳内部,而不能向外伸展,但是天线的目的依旧不变,即为手机提供最清晰的无线通信信号。
由于天线通常都是由金属片冲压弯折或弯曲所形成的结构,具备了把电压和电流转换成电场和磁场的转换器。虽然接收器、发射器以及不同的协议与技术都发展到目前的极致,但如果缺少了天线这种具备简单结构的功能体存在,那么不论前端组件有多先进,仍然无法达到产品所需要的功能。虽然以往天线的设计总被认为是简单而无足轻重的结构,但事实上,想要设计一款足以担当通信大任的天线,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
举例来说,家中的电话主机已经从过去有线电话转变为目前主流的无线电话,手机的天线也从以往的外露天线,转变为目前的隐藏式天线,即使看的见,也仅仅是机体外小小的突出,但是天线所扮演的角色仍然举足轻重。对于在高UHF与低微波区工作的移动电话,天线通常只有几公分的长度。虽然如此,要将这段天线安装进产品外壳内部,仍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例如,在现有技术中,在将冲压成形的金属天线与手机内壳体表面贴合时,先将天线上的穿孔套在手机内壳体的凸柱上,利用热熔器将凸柱热熔后,使该金属天线贴合在手机内壳体的表面上,或者利用螺丝、铆钉穿过金属天线的穿孔后,将天线固定连接在该手机内壳体表面。由于天线本体具有一定硬度及弹性,在贴合时,该天线本体弯曲(或弯折)处的金属片无法与手机内壳体弯折处(或导角处)紧密贴合,从而造成天线的贴合效果不佳,以增加手机天线安装的困难。
因此,如何使金属天线能与手机的内壳体表面紧密贴合,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薄膜天线的制作方法,首先,准备衬底,清洗该衬底表面,以清除表面的氧化物、杂质、油质或水分子。在该衬底表面上涂覆一层聚合物,再在该聚合物表面上涂覆光阻层,并进行光刻,未被光阻层遮挡的该聚合物在光线的照射下,将被蚀刻而形成凹穴,再将该聚合物表面所涂覆的光阻层除去,即完成一个镀件的制作;接着,将该镀件放入具有金属溶液的电铸槽中,并以该镀件作为阴极,阳极为金属片,该镀件与该金属片是平行的,在通入直流电源后,该金属溶液中的元素将沉积在该镀件的凹穴中;最后,将电铸完成的镀件从电铸槽中取出,清洗镀件,以除去该镀件上残留的金属溶液,再将沉积物与该镀件分离,该沉积物即形成天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利用电铸沉积的方式制作软性的薄膜天线的方法,使天线与便携式移动装置的内壳体表面能够紧密贴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薄膜天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在本发明的衬底涂覆聚合物的示意图;
图3为在本发明的聚合物表面涂覆光阻层的示意图;
图4为对本发明的聚合物表面进行光照射的示意图;
图5为在本发明的聚合物表面形成凹穴的示意图;
图6为从本发明的聚合物表面除去光阻层的示意图;
图7为对本发明的镀件进行电铸制作的示意图;
图8为从电铸槽中取出的本发明镀件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镀件与沉积物分离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另一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在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步骤 100~120 衬底 1
聚合物 2 凹穴 21
光阻层 3 光线 4
镀件 10 电铸槽 20
金属溶液 201 金属片 30
直流电源 40 沉积物 50
天线 50a 基材 60
便携式移动装置7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稚元,未经陈稚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57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