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调温织物双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33153.3 | 申请日: | 200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5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周宏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宏江 |
主分类号: | D04B1/14 | 分类号: | D04B1/14;D04B21/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99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调温 织物 双层 结构 | ||
1.智能调温织物双层结构,包括织物的表层与内层,其特征是:织物的表层利用纱线与氨纶(4)在围编机中经过围编而成,织物的内层利用智能调温纤维纱(8)在围编机上经过围编而成,在表层与内层间利用纱线与氨纶(4)集圈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调温织物双层结构,其特征在于,表层与围编机中的针筒织针成圈,内层与围编机中的针盘织针成圈,在连接表层与内层时按如下步骤进行:
第一路,纱线加氨纶(4)与针筒织针中的低针(6)成圈,与针盘织针中的低针(1)集圈;
第二路,智能调温纤维纱(8)与针盘织针中的低针(1)成圈,与针盘织针中的高针(2)及针筒织针浮线;
第三路,纱线加氨纶(4)与针筒织针中的高针(7)成圈,与针盘织针中的高针(2)集圈;
第四路,智能调温纤维纱(8)与针盘织针中的高针(2)成圈,与盘织针中的低针(1)及针筒织针浮线;
第五至第八路重复上述第一路至第四路的编织方法,并且以四路为一个周期,周而复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宏江,未经周宏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315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粘贴带切断方法及采用该方法的粘贴带粘贴装置
- 下一篇:汇流排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