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繁缕中一种高效抗病毒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30829.3 | 申请日: | 200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1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发明(设计)人: | 朱耕新;曾毅;李泽琳;钱裕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耕新 |
主分类号: | A61K36/36 | 分类号: | A61K36/36;A61K31/74;A61P3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29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繁缕中 一种 高效 抗病毒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一、技术领域:
在本发明人的公开号为CN 1377680A和CN 1498630A两发明专利基础上,本次发明公开了对上述两专利中的组合物化学成份进行深入研究的进展和结果,涉及从植物繁缕或从其它一种繁缕属植物提取的分子量分布在2,000道尔顿~900,000道尔顿、呈深棕黑色的总硫酸酯多糖肽类的酚酸性成份可与繁缕黄酮类成份的组合物作为一种更安全、更高效的广谱抗病毒天然药物应用。
二、背景技术:
经检索美国《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从1920年起至2001年第134卷为止,所报道的繁缕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主要是黄酮及黄酮甙类、皂甙及皂甙原类、环缩氨酸类、阿魏酸及其酯类、绿原酸、新绿原酸、咖啡酸、奎宁酸、抗坏血酸类、草酸及草酸钙、单酰基半乳糖类脂物、生物碱类、吡喃半乳糖-SN-丙三氧基类、菠菜甾醇、豆甾烯醇、谷甾醇类等等。
本发明人曾在公开号为CN 1377680A专利中公开了从繁缕属植物繁缕或其它一种繁缕属植物中提取的分子结构中含较多硫元素和钙元素的总有机酚酸及其糖苷类化合物以及在CN 1498630A号专利中公开了结构中含硫的酚酸类化合物的大极性化合物的组合物作为抗病毒药物的应用,且该组合物与三氯化铁试液显茶色反应等特点。
另有公开号CN1521193A的专利称其用热低级醇从繁缕属植物中提取到分子量分布在4000~2000000并含肽和羧基的灰白色多糖类成份和公开号为CN1521179A的专利公开了用醇提水醇沉法得到的繁缕中总黄酮抗疱疹病毒和艾滋病毒的应用。
但至今尚未见从植物繁缕或从其它一种繁缕属植物提取的分子量分布在2,000道尔顿~900,000道尔顿、呈深棕黑色的总硫酸酯多糖肽类的酚酸性成份与黄酮类成份的组合物作为广谱抗病毒药物应用的报道。
三、发明内容: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从繁缕或其它一种繁缕属植物提取分离的分子量分布在2,000道尔顿~900,000道尔顿、呈深棕黑色的总硫酸酯多糖肽类的酚酸性成份与黄酮类成份的组合物作为更安全、更高效的广谱抗病毒药物应用。
2、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在本发明人已经公开的CN 1377680A及CN1498630A两份专利基础上,对其组合物成份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探究其分子量分布范围和化学组成、调整其比例使组合物具有更安全、更高效的广谱抗病毒药物作用,从而作为一种更好的抗病毒药物应用。
3、现经在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凝胶柱上用缓冲液洗脱,用葡聚糖P-82作标准品,通过GPC软件进行分子量分布测得:从繁缕及其它一种繁缕属植物中提取分离到的高效广谱抗病毒组合物是分子量分布在2,000道尔顿~900,000道尔顿、呈深棕黑色的总硫酸酯多糖肽类的酚酸性成份与繁缕中的黄酮类成份按55%~90%比45%~10%的比例组成的组合物。
该总硫酸酯多糖肽类的酚酸性成份的化学结构中:其总肽部份占15%至25%并由包括以下17种氨基酸各按其比例构成:天门冬氨酸:12.118%~13.18%、谷氨酸:13.036%~18.425%、丝氨酸:4.156%~6.19%、组氨酸:1.89%~1.946%、廿氨酸:8.909%~9.915%、苏氨酸:4.837%~7.129%、精氨酸:2.92%~3.677%、丙氨酸:6.05%~9.647%、酪氨酸2.596%~2.877%、胱氨酸:1.89%~0.2%、缬氨酸:5.94%~7.577%、蛋氨酸:0.2%~2.09%、苯丙氨酸:2.74%~3.738%、异亮氨酸:4.28%~5.046%、亮氨酸:4.70%~5.53%、赖氨酸:5.77%~7.965%、脯氨酸:4.61%~8.60%;
该总硫酸酯多糖肽类的酚酸性成份的化学结构中硫元素的含量为0.5~5%,除胱氨酸、蛋氨酸等所含硫外,其余的硫与多糖形成硫酸酯多糖或/和以巯基或/和以硫醚形式存在;
该总硫酸酯多糖肽类的酚酸性成份的化学结构中的糖部分主要是由葡萄糖、半乳糖及阿拉伯糖构成的总多糖,与苯酚—浓硫酸反应呈现糖的棕黄色反应并在400nm~410nm和480nm~490nm出现两个最大吸收峰,其中400nm~410nm的峰为主峰要比480nm~490nm出现的吸收峰高约一倍;经苯酚-浓硫酸法测得其总多糖在其化学结构中占55%~6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耕新,未经朱耕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08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