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岩崩、泥石流和雪崩控制的张力下缆索的减震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26474.0 | 申请日: | 2007-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2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 发明(设计)人: | 马歇尔·圣赫瑟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法策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F7/04 | 分类号: | E01F7/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世平 |
| 地址: | 瑞士撒尔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岩崩 泥石流 雪崩 控制 张力 缆索 减震 装置 | ||
1.用于岩崩、泥石流和雪崩控制的张力下缆索的减震装置,具有螺旋圈形 式的细长变形元件(1),缆索穿过该变形元件,同时变形元件(1)的两个重叠 末端(2,3)引导穿过保持元件(10,30),并且如果缆索过载的话,具有螺旋 圈形式的细长变形元件(1)通过减小其螺旋圈的直径产生塑性变形,其特征 在于:保持元件(10,30)在为变形元件(1)的重叠末端(2,3)形成的开口 (31)的入口和出口上具有第一至第五斜角或圆角(20,21,22,40,41); 所述第一至第三斜角或圆角(20,21,22)形成在由压缩套(11)围绕的轴承 壳上;所述轴承壳设计为两个部分,每个轴承壳部分(12,13)部分地围绕变 形元件(1)的一个或另一个末端(2,3)。
2.用于岩崩、泥石流和雪崩控制的张力下缆索的减震装置,具有螺旋圈形 式的细长变形元件(1),缆索穿过该变形元件,同时变形元件(1)的两个重叠 末端(2,3)引导穿过保持元件(10,30),并且如果缆索过载的话,具有螺旋 圈形式的细长变形元件(1)通过减小其螺旋圈的直径产生塑性变形,其特征 在于:保持元件(10,30)在为变形元件(1)的重叠末端(2,3)形成的开口 (31)的入口和出口上具有第一至第五斜角或圆角(20,21,22,40,41); 所述保持元件(30)包括两个可以连接在一起的夹持部分(33,34),所述夹持 部分共同形成用于变形元件(1)的重叠末端(2,3)的开口(31),并且都具 有斜角或圆角(40,41);所述开口(31)设置为接收管状变形元件(1)的末 端(2,3),并且形成开口的夹持部分(33,34)都具有横向部分(35),该横 向部分具有对应于管横截面的半圆形凹部(35)和连接于该横向部分(35)上 的两个笔直侧面部分(37),并且横向部分(35)和侧面部分(37)两者都具有 第四至第五斜角或圆角(40,4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开口(31)的夹持部分 (33,34)设计相同,并且一个侧面部分(37)包括横向于开口轴线的突出部 分(50),另一侧面部分(37)为叉形并且具有横向于开口轴线的凹槽(51), 并且旋转180度互换的两个夹持部分(33,34)通过下列方式结合在一起,其中 一个夹持部分(33)利用突出部分(50)插入另一夹持部件的凹槽(51)中, 并且其凹槽(51)接收另一夹持部分的突出部分(50),并且装配好的夹持部分 (33,34)通过压缩螺栓(55)连接,所述压缩螺栓引导穿过叉形侧面部分和 插入其中的突出部分(5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分(50)和凹槽(51) 的横截面为楔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策公司,未经法策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647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废气余热的氨水吸收式制冷机发生器
- 下一篇:元件调用系统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