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表面处理电解铜箔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路基板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26403.0 | 申请日: | 200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6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齋藤貴広;松本貞雄;鈴木裕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古河电路铜箔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5D1/04 | 分类号: | C25D1/04;C25D3/38;C25D5/48;H05K1/09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处理 电解 铜箔 及其 制造 方法 以及 路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解铜箔的制造时不与转鼓(drum)接触的面(以下称为M面)的Rz、Ra小且表面的凹凸少的表面处理电解铜箔、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表面处理铜箔的电路基板。
背景技术
驱动作为个人电脑、手机和PDA的显示部的液晶显示器的IC安装基板不断地高密度化。IC安装基板因为IC直接搭载于基板膜上,所以被称为覆晶薄膜(COF,Chip on Film)。
覆晶薄膜安装中,通过透过形成了采用铜箔的配线布图的膜的光检测IC位置。作为对覆晶薄膜的辨认性(基于光的IC位置检测能力)有较大影响的因素,有铜箔的表面粗糙度。透过光的膜部为除去了铜电路部以外的不需要的铜箔部的部分,将铜箔贴附于膜上时,铜箔表面的凹凸转印到膜面上而残留。因此,如果铜箔的表面粗糙,则表面的凹凸增大,光通过时可直线通过的光量由于该凹凸而变少,辨认性变差。
现在,多数的电解铜箔考虑到辨认性而通过使用与电解转鼓接触的面(S面,与前述M面相反侧的面)作为与膜部贴合的面来解决,但由于S面转印转鼓表面,因此如果转鼓表面变粗,则必须更换转鼓。特别是如果长时间使用转鼓,则由于随着使用产生的转鼓的粗糙度,铜箔表面(S面)产生条纹,该条纹使辨认性变差,对耐弯曲性、伸长率也产生不良影响,所以转鼓的维持管理费用增加,通常制品的制造成本上升,生产能力也下降。
此外,品质上虽说转鼓表面的条纹的Rz小,但转印于铜箔表面,所以在蚀刻等的时候会带来障碍。
发明内容
以往的表面处理铜箔考虑到辨认性而使用S面作为贴附膜的面,对该S面实施表面处理来解决。但是,如果转鼓表面变粗,则转印该表面的铜箔表面上出现条纹状的凹凸,该凹凸使辨认性变差。因此,为了维持转鼓表面的平滑度,需要频繁地更换转鼓,存在不仅使铜箔的生产性下降且导致成本升高的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采用受到自转鼓表面转印的条纹的影响的S面而具有减少了表面凹凸的平滑的M面的表面处理电解铜箔,通过使用该铜箔,提供可形成精细布图的电路、特别是辨认性良好的印刷电路板、多层印刷电路板、覆晶薄膜(以下将它们统称为电路基板)用的电解铜箔。
本发明的表面处理铜箔的特征在于,对作为电解铜箔的与转鼓接触的面相反侧的面的M面实施了表面处理,该M面的Rz在1.0μm以下,Ra在0.2μm以下。
本发明的表面处理铜箔较好是,在经表面处理的前述M面中,面积为50μm×50μm的范围内的平均直径2μm以上的大小的铜的突起物在3个以下。
此外,较好是在经表面处理的前述M面上贴附膜并通过蚀刻处理除去了前述铜箔后的前述膜的雾度值在30以下。
前述铜箔较好是粒状结晶。此外,前述铜箔较好是抗拉强度在400N/mm2以下且伸长率在3%以上。
另外,较好是在经表面处理的前述M面附着有Ni、Zn、Cr、Co、Mo、P的单质或者它们的合金或水合物中的至少1种以上。
本发明的表面处理铜箔的制造方法具有使用硫酸铜浴以电流密度为20~50A/dm2的条件进行电解镀铜而制造铜箔的工序以及对该铜箔的M面实施表面处理而使该M面的Rz在1.0μm以下、Ra在0.2μm以下的工序,所述硫酸铜浴中,铜浓度为50~80g/l,硫酸浓度为30~70g/l,液温为35~45℃,氯浓度为0.01~30ppm,有机硫类化合物、低分子量胶和高分子多糖类的总添加浓度为0.1~100ppm,TOC(总有机碳)在400ppm以下。
本发明的电路基板在前述表面处理铜箔的M面贴附膜而成。
如果采用本发明,可以提供M面的粗糙度达到Rz在1.0μm以下、Ra在0.2μm以下的平滑的表面处理电解铜箔。因此,本发明的表面处理电解铜箔由于M面的Rz、Ra小,表面的凹凸少,所以作为使用M面的电路基板(印刷电路板、多层印刷电路板、覆晶薄膜)用铜箔,具有良好的辨认性,可以构成精细布图电路。
此外,如果采用本发明的铜箔制造方法,M面的粗糙度平滑,可以长时间使用转鼓,因此可以提供生产性提高、品质得到长时间维持的制造方法,可以提供成本得到控制的电解铜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表面处理铜箔中使用的电解铜箔的厚度较好是1μm~70μm。如果铜箔的厚度小于1μm,则制造时无法从电解转鼓上顺利地剥离,即使剥离也出现皱纹等,无法顺利地卷取,因此是不现实的。
此外,箔厚超过70μm时,超出了COF用或FPC用铜箔的规格,因此是不理想的,但在这些用途之外,如果需要可以不拘泥于上述厚度而采用厚铜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古河电路铜箔株式会社,未经古河电路铜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264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