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乘员保护装置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09468.4 | 申请日: | 200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6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滋幸;大口慎治;各务通记;御沓悟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21/015 | 分类号: | B60R21/0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丹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乘员 保护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用于保护车辆乘员的装置,所述车辆具有座椅,其中所述座椅包括具有垫体的座位部分,所述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座位部分的气囊,所述气囊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即向上推动所述座位部分的垫体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膨胀,所述装置特征在于:
传感装置,其传感乘员是否就座在所述座椅上;以及
控制装置,其控制是否使所述气囊膨胀,其中,当已发生所述车辆的碰撞或者预测到所述车辆的碰撞时,如果所述传感装置传感乘员就座在所述座椅上,所述控制装置允许所述气囊膨胀;以及,如果所述传感装置传感没有乘员就座在所述座椅上,所述控制装置禁止所述气囊膨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座椅设置的座椅安全带的舌片是否与所述座椅安全带的搭扣接合,所述传感装置传感乘员是否就座于所述座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座椅上的重量是否大于等于预定值,所述传感装置传感乘员是否就座于所述座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传感装置是第一传感装置,所述装置特征还在于:
限制装置,其将就座于所述座椅的乘员限制于所述座椅;以及
第二传感装置,其传感乘员是否就座于所述座椅同时由所述限制装置限制于所述座椅,
其中,当已发生所述车辆的碰撞或者预测到所述车辆的碰撞时,如果所述第二传感装置传感乘员就座在所述座椅上同时由所述限制装置限制于所述座椅,所述控制装置允许所述气囊膨胀;以及,如果所述第一传感装置传感没有乘员就座在所述座椅上,或者如果所述第二传感装置传感就座于所述座椅的乘员没有由所述限制装置限制于所述座椅,所述控制装置禁止所述气囊膨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座椅上的重量是否大于等于预定值,所述第一传感装置传感乘员是否就座于所述座椅。
6.根据权利要求4或者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装置是具有舌片和搭扣的座椅安全带,以及其中,基于所述舌片是否与所述搭扣接合,所述第二传感装置传感乘员是否就座于所述座椅同时由所述座椅安全带限制于所述座椅。
7.一种用于保护车辆乘员的装置,所述车辆具有座椅,其中所述座椅包括具有垫体的座位部分,所述装置包括:
气囊,设置于所述座位部分,所述气囊可以这样的方式,即向上推动所述座位部分垫体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膨胀;以及
限制装置,其将就座于所述座椅的乘员限制于所述座椅,所述装置特征在于:
传感装置,其传感乘员是否就座于所述座椅同时由所述限制装置限制于所述座椅;以及
控制装置,其控制是否使所述气囊膨胀,其中,当已发生所述车辆的碰撞或者预测到所述车辆的碰撞时,如果所述传感装置传感乘员就座于所述座椅同时由所述限制装置限制于所述座椅,所述控制装置允许所述气囊膨胀;以及,如果所述传感装置传感乘员就座于所述座椅但没有由所述限制装置限制于所述座椅,所述控制装置禁止所述气囊膨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装置是具有舌片和搭扣的座椅安全带,以及其中,基于所述舌片是否与所述搭扣接合,所述传感装置传感乘员是否就座于所述座椅同时由所述座椅安全带限制于所述座椅。
9.一种用于保护车辆乘员的方法,所述车辆具有座椅,其中所述座椅包括具有垫体的座位部分,气囊设置于所述座位部分,其中所述气囊可以这样的方式膨胀,以向上推动所述座位部分垫体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方法特征在于:
当已发生所述车辆的碰撞或者预测到所述车辆的碰撞时,传感乘员是否就座于所述座椅;以及
基于是否传感到乘员就座在所述座椅上,选择方式允许或者禁止所述气囊膨胀,其中,当传感到乘员就座在所述座椅上时,允许所述气囊膨胀,以及其中,当传感到没有乘员就座于所述座椅时,禁止所述气囊膨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为所述座椅设置的座椅安全带的舌片是否与所述座椅安全带的搭扣接合,传感乘员是否就座于所述座椅。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座椅上的重量是否大于等于预定值,传感乘员是否就座于所述座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合成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合成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946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