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板、复合板的加工方法及激光加工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08946.X | 申请日: | 2007-06-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5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 发明(设计)人: | 荒井邦夫;松本正;西山宏美;石井和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比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3/12 | 分类号: | B32B3/12;B32B15/04;B32B17/10;B32B37/02;B32B38/04;B23K26/06;B23K26/04;B23K26/08;B29D28/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敬强 |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板 加工 方法 激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等离子电视的将金属导体层和有机化合物层在厚度方向重叠的电磁波薄板或用于液晶电视的在透明玻璃的表面上涂敷将钛或碳的粉末混入丙烯系树脂或环氧系树脂的材料的玻璃薄板(薄板玻璃)等的复合板、复合板的加工方法以及用于加工复合板的激光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等离子电视的复合板,使用在金属导体层上开有四边形等孔的复合板。另外,作为用于液晶电视的复合板,使用在涂敷于玻璃表面的涂敷材料上开有长方形的孔的复合板。以往,作为加工这种孔的加工方法,采用曝光法或转印法。近年来,推进等离子电视或液晶电视的大屏幕化,要求屏幕尺寸接近600mm×1000mm。
但是,采用曝光法的场合,作为用于曝光的掩模必须准备与等离子电视等屏幕的大小一致的掩模。而且,需要很多处理工序,因此加工时很花费时间。另外,在处理上,不能加大薄板的大小或将板厚变薄。因此,难以降低产品单价。再有,难以将孔的开口率(而开口率=孔的面积/(在孔的外形加上到相邻的孔的距离的1/2的图形面积))作成90%以上,或缩短到相邻的孔的距离。采用转印法的场合,也与曝光法的场合同样,难以降低产品单价或将孔的开口率作成90%以上,或者缩短到相邻的孔的距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工序少并可降低产品单价,且将孔的开口率作成90%以上并缩短到相邻的孔的距离的复合板及复合板的加工方法以及适于加工复合板的激光加工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是一种在作为基层的第一层上在厚度方向重叠第二层的复合板,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二层上以相邻的孔的各边距离互为相等方式配置外形为三角形、四边形及六边形中的任何一种形状的相同大小的孔。
另外,第二方案是在作为基层的第一层上在厚度方向重叠第二层的复合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二层上通过激光并以相邻的孔的各边距离互为相等方式配置外形为三角形、四边形及六边形中的任何一种形状的相同大小的孔。
再有,本发明的第三方案是一种激光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频率f输出脉冲状激光的激光振荡器;将上述激光的外形整形为三角形、四边形及六边形中的任何一种的掩模;对上述激光进行时间分支而作成频率为f/N的N个激光的N个时间分支单元;对进行时间分支后的上述激光进行定位的N对定位单元;会聚上述激光的一个聚光透镜;使上述激光的定位单元和配有上述聚光透镜的激光照射部或工件移动的移动装置;以及控制上述时间分支单元、定位单元及移动装置的控制单元,上述控制单元在将上述N对定位单元定位成上述激光照射预先规定的位置之后,使上述移动装置动作,在该状态下使上述时间分支单元以预先规定的顺序动作,在上述工件上以相邻的孔的各边距离互为相等的方式加工外形用上述掩模规定的孔。
再有,在第一及第二方案中,作为复合板使用将金属导体层和有机化合物层在厚度方向重叠的电磁波薄板或在透明的玻璃层的表面上涂敷使钛或碳的粉末混入丙稀系树脂或环氧系树脂的材料的玻璃薄板。
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
由于制造工序大幅度减少,而且可以将作为复合板的板厚变薄,所以在等离子电视用的复合板的场合,可以做成可卷绕的长薄板。再有,由于材料的成品率提高,所以可降低产品单价。而且,液晶电视的场合,也可以减少加工工序数,所以可降低产品单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复合板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开口为六边形时的配置例的图。
图3是表示开口为四边形时的配置例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的基本结构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工件移动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在实施方式中加工六边形的开口时的动作说明图。
图7是在实施方式中用多个脉冲加工一个正方形开口时的动作说明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光学系统的应用结构的图。
图9是表示适于图8所示的光学系统的加工头的光程偏转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10是表示适于图8所示的光学系统的加工头的光程偏转装置的其他结构的图。
图11是加工采用图8的光学系统时的正六边形开口情况的动作说明图。
图12是表示在加工图7中的正方形开口时的光束配置的图。
图13是表示扩充图8所示的结构,新设置一组激光振荡器和图9的转换光学系统的例子的图。
图14是表示代替图13的反射镜而采用设有两个反射面的棱镜反射镜34的例子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比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日立比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89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