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氨法脱硫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06706.6 | 申请日: | 2007-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3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 发明(设计)人: | 赵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自控能源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50 | 分类号: | B01D53/50;C01C1/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明霞;俞昌华 |
| 地址: | 100088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硫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氨法脱硫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将从锅炉出来的烟气从烟气入口进入脱硫塔,进入一级喷淋段、塔板层以及除雾器进行吸收处理,其特征在于:在烟气通过塔板层吸收后在进入除雾器之前,进入二级喷淋段进行吸收;所述一级喷淋段、塔板层、二级喷淋段的吸收液均从塔底溶液池中打入进行吸收,所述塔底溶液池中的亚硫酸氢铵利用从与塔底溶液池相连的注氨管中注入氨将其还原成亚硫酸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级喷淋段由喷淋装置喷淋吸收液,进行吸收脱硫;所述的喷淋装置为1-2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喷淋段由1-3层喷淋装置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塔板层为为1-2层塔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在进入脱硫塔之前通过降温换热器或者降温喷淋装置进行初步降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所述的塔板层的吸收液通过降液管向下溢流,和一级喷淋段、二级喷淋段的吸收液流至脱硫塔底部的溶液池;沉积在脱硫塔底部的灰尘自排出管排至塔外的事故溶液池中,对其进行沉降分离,再将经过沉降分离所得的上清液通过事故溶液返回泵返回脱硫塔内作为吸收液进行继续吸收,事故溶液池中沉降的污泥通过污泥泵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脱硫塔底部溶液池中溶液从排出管由排出泵打入铵盐氧化罐,从与铵盐氧化罐相连的氧化风机放出空气或氧气将亚硫酸铵氧化成硫酸铵,然后再将硫酸铵经排出管排到干燥系统进行干燥后成硫酸铵化肥。
8、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一脱硫塔(7),所述的脱硫塔由下至上包括脱硫塔的塔底溶液池(8)、一级喷淋段(2)、塔板层(3)、二级喷淋段(4),所述的二级喷淋段(4)上方装有除雾器(5),与脱硫塔的顶端烟气出口(6)相连;在脱硫塔的中部位于一级喷淋段(2)的下方位置设置有烟气入口(1);所述的脱硫塔的塔底溶液池(8)的侧面与注氨管(9)相连;在塔外设置有三个循环泵(11),上述循环泵(11)的出口分别与一级喷淋段(2)、塔板层(3)、二级喷淋段(4)相连,上述循环泵的进口分别与脱硫塔的塔底溶液池(8)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脱硫塔的塔底溶液池(8)的底部通过排出泵(12)与塔外的铵盐氧化罐(13)相连;其中排出泵(12)的进口与塔底溶液池(8)的排出管(10)相连,排出泵(12)的出口与所述的铵盐氧化罐(13)的顶部相连;所述的铵盐氧化罐(13)的下方与氧化风机(15)相连,在铵盐氧化罐(13)的中部还设置有铵盐排出管(14)。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塔的底部通过脱硫塔的自排管(19)与塔外的事故溶液池(17)的上方相连,事故溶液池(17)的下方的一侧与污泥泵(18)相连,事故溶液返回泵(16)的进口与事故溶液池(17)相连,事故溶液返回泵(16)的出口与脱硫塔的塔底溶液池(8)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自控能源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自控能源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670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枣枸杞茶及其生产工艺
- 下一篇:改善胰腺功能的药物和食品或饮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