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射频辨识及全像的防伪标签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06080.9 | 申请日: | 2007-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5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 发明(设计)人: | 卢穗丰;廖宏荣;谢柏林·杰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迪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19/16 | 分类号: | G06K19/16;G06K19/077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射频 辨识 防伪 标签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射频辨识的全像标签,特别涉及一种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辨识目标对象位置并获取相关数据,兼具有美观、防伪及追踪管理功能的激光防伪卷标,适用于激光全像卷标(Label)及射频辨识标签(Tag)制造应用及其相关领域。
背景技术
为杜绝仿冒品,达到同时维护制造商与消费者双重权益的目的,全像防伪标签成为近年来极为重要的研发制造项目;请参阅图1所示,现有全像防伪卷标结构10,其是于一透明塑料材质的基底层12上涂布一金属层11,利用激光学原理制作压模,通过压模于所述金属层11上成型二维、三维或全像细微纹路后,再于所述金属层11上涂布黏胶层13、贴附离形纸14,如此即可制成一全像防伪标签10,将其贴附于产品上,不仅具有防伪效果,同时可提升产品的价值感。由于激光设备成本高,制造技术较为复杂,一般印刷无法仿造,因此全像标签于初期确可收到防伪效果,然随着仿冒技术不断翻新,传统全像防伪卷标结构已不足以应付,因此业者又研发出搭配仅供一次贴用的防撕设计或必须由机器判读的序列号等技术的全像防伪标签,然无论如何强化其材质或结构,现行全像防伪标签仍属于单向被动式结构,以一般消费者而言,除非经过比对,否则很难辨识标签本体的真伪,而当标签被撕除或破坏时,业者亦无法及时得知,换言之,当业者察觉商品被仿冒时,往往已错过最佳时机,难以追溯仿冒源头。
就专利方面而言,请参阅图2所示美国发明专利第6618024号「HolographicLabel With A Radio Frequency Transponder」,所述案揭露一种结合有射频辨识收发器的全像标签,如图所示,其结构由上而下依序为一图像层40、一反光层36、一内层22、一黏胶层18、一离形纸16,于所述反光层36及内层22之间夹设有射频辨识晶粒26以及与所述晶粒26链接的天线24,为避免所述晶粒26收发受到干扰(因图像层40包含金属材质的图像),因此所述反光层36与内层22必须为不导电或非金属材质;由上述结构可知,所述案纯粹为射频辨识收发器与全像卷标两种组件的重叠结合,又由于必须避免干扰问题,必须设置所述反光层36、内层22,不仅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且导致整体厚度增加。
再如中国台湾发明专利申请案号第92131042号「透明交易卡」,所述案是揭露一种多功能交易卡,所述交易卡上设有全像式金属箔、RFID(无线射频辨识是统)天线及电路、磁条等结构,其目的在于赋予所述交易卡具有多种被读取功能,惟其结构与前述所述美国案类似,其结构是单纯多种组件重叠结合,而不具有实质整合功效。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缺失,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射频辨识及全像的防伪卷标,将全像卷标与射频辨识结合为一体,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辨识目标对象位置并获取相关数据,兼具有防伪及追踪管理功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射频辨识及全像(Hologram)的防伪卷标的激光卷标,其主要是由一全像激光卷标本体、一射频辨识模块构成,所述射频辨识模块包含一射频辨识晶粒,将所述射频辨识模块与所述全像激光卷标本体相结合,由利用所述全像激光卷标本体的金属层作为所述射频辨识模块的通讯天线,或者所述射频辨识晶粒可先与一导电基材模块化结合为一电容耦合中间模块,以提高与所述激光全像卷标本体耦接合的便利性。
为了对于本发明的结构目的和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同,现配合图示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全像卷标的成型流程示意图;
图2是美国发明专利第6618024号「Holographic Label With A RadioFrequency Transponder」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的射频辨识模块较佳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B是图3A实施例的底视结构示意图;
图4A是本发明的射频辨识模块结合于全像卷标本体较佳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B是图4A实施例的底视结构示意图;
图5A是本发明的射频辨识模块结合于全像卷标本体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B是图5A实施例的底视结构示意图;
图6A是本发明的射频辨识模块结合于全像卷标本体又一较佳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6B是图6A实施例的底视结构示意图;
图7A是本发明的射频辨识模块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7B是图7A实施例的底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迪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艾迪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60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