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行星轮齿传动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04338.1 | 申请日: | 2007-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2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徐定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定红 |
| 主分类号: | F16H1/28 | 分类号: | F16H1/28;F16H13/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30039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行星 轮齿 传动 | ||
1.一种行星轮齿传动包括以下三个部件。
激波器 由偏心轮滚针轴承和具圆缺口槽及轮齿轨迹齿廓的激波盘和锥、针、钢球等轮齿组成。
行星架 由多个转臂包捆组成架体、架体座分壳体和输出二种。
固齿齿轮 具纯圆弧齿廓内外齿(或激波盘)齿轮,其齿数均为奇数相等。
转臂轮齿三作用 A、把活齿浮动偏心,设计有平稳的旋转中心,活齿就分开有转(线)速相同,角相位不同的转动和平动的轴颈及稳定的旋转中心;B、由圆缺口槽绑捆的转臂把齿圈激波盘径向重叠,创造了满啮合双向激波转动空间,改善了传力结构;C、它既可直接与固齿轮啮合作转臂式轮齿,还可间接捆绑于中心输入转臂周围,使激波盘周边轮齿,或周边轮齿轨迹的齿廓,形成省略曲拐的易制造无曲拐的转臂式轮齿。
本申请的特征在于:臂轴套激波盘的偏心,套啮两(固齿)轮及活齿相邻啮合点的节圆齿距,相应相位角是变化相等地圆波传动。内齿轮5(或夹锥、针、钢球等转臂式轮齿4,)与外齿轮波盘3是齿形轴承啮合丁况。活齿数是固齿数2倍,电可少装,Z个[具支承转轴+驱动臂轴]多曲拐的转臂组成行星架2,装于壳体和输出二种架体座可分可连。
由输入曲轴1驱动行星架2,行星架2驱动波盘3、(激波盘3驱动活齿4,)环环相驱动,它们一块平动一周,(活齿4就在内齿轮5上)纯滚过一个齿距位,达到汇集扭矩减速而输出。整周各轮齿是在内外齿齿圈中松动套啮,内外齿齿轮齿顶、齿谷之圆弧半径略大(小)于轮齿半径,齿顶高=齿谷深=偏心量=(20%-24%)的齿廓圆弧直径或轮齿直径。随(双向)转臂式轮齿的行星纯滚动、会交替循环的变化与内外齿齿轮的齿顶齿谷套式啮合,构成(两对)运动(高)副。套啮两轮齿形数奇数相等,继而相等变化的节圆齿距相等。本申请是臂轴套激波盘的偏心,相对中心轮是同心设置的同轴偏心和“错与等齿距”一字之差的基本特征二大关键点,其它都是相近的单、双摆的固(锥)齿齿轮、与钢球、锥、销、针、转臂式轮齿或固齿、及与激波器、行星架任意固定其一圈,来排列组合出繁多用途结构的分支技术,用套啮“等齿距”换代“错齿距”及部分硬齿面齿轮传动。
2.根据1其特征还在于:把齿顶位齿谷位上活齿、间隔分开在轨道两侧两半两圈(也可少放活齿、单侧)在二端头作支承,中段就被套在激波盘上,两激波盘偏心方向互为180°±0,由此来省略曲拐曲柄,而代替转臂轮齿,而实现了本特征。
捆绑转臂的支承转轴,位于转动面中心轮圆缺口槽内,作壳体和输出支承之用。驱动臂轴位于中心轮的偏心平动面上圆缺口槽内,起驱动激波盘或作转臂轮齿之用。圆缺口槽限定着周向位置滑移,准确保证“等齿距传动”整周活齿相邻啮合点间的位置距离。
内外齿共轭两(销齿)齿轮激波盘、或夹轴承滚针、或两激波盘中夹锥、针、钢球活齿,由圆缺口槽捆绑多转臂、中位断开,从中心转臂联通驱动、双边、双向、双激波满盘啮合传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定红,未经徐定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433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