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座架高度的车辆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01810.6 | 申请日: | 2007-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4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约翰·德姆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拉默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16 | 分类号: | B60N2/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占元 |
地址: | 德国安贝格封***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高度 车辆 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座椅,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调节高度的车辆座椅。
背景技术
德国专利DE 43 35 199 C1公开了一种弹性车辆座椅,这种车辆座椅具有剪刀型的座架,该剪刀型的座架具有可绕着共同的剪刀轴转动的剪式部件。气弹簧被应用于调节剪刀型的座架,这当中,第一气门装置用于调节驾驶位的高度,第二气门装置通过联接器根据驾驶位承受的重量调节驾驶位的高度。该联接器包括弓形件,该弓形件能绕着剪刀轴旋转,具有弧形的齿割面以及能够与齿割面啮合的具有齿的旋转臂。旋转臂连接到其中一个剪式臂,可由连接到第一气门装置的驱动装置驱动。另外,拉杆转动地安装在剪刀轴上,用于触发第二气门装置备,拉杆可移动到弓形件的极限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一种简易的高度可调的、与承重无关的水平控制的车辆座椅。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该发明目的的:通过调节装置引起相对于第二底架部分的相对运动,来实现对控制构件的调节,这种调节与座架部分的相对位置无关,控制构件由调节装置引起的相对于第二座架部分的运动引起车辆座椅的高度调节。所以,本发明的车辆座椅能够以简单的方式调节高度。车辆座椅的使用者可通过调节装置尤其是起动杆来改变控制构件相对于第二座架部分的位置,这样,气门装置的起动由所对应的控制构件的位置变化而引起,气门装置的起动引起高度的变化,从而实现车辆座椅高度的降低或升高。一旦通过气弹簧设定了车辆座椅的新高度,控制装置再次仅仅对 水平控制起作用,以确保对车辆座椅进行与承重无关的高度调节。从气门装置而言,控制构件由调节装置引起的位置变化仅仅是稳定位置(neutralposition)的偏离,这种稳定位置的偏离同样可以由车辆座椅上的承重引起。通过使用与这种高度调节装置、控制构件相同的装置于机理,可以经济地实现对车辆座椅的高度调节。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构件是一种能量存储装置,其预应力与调节装置的驱动力相反。所述能量存储装置优选扭簧,这确保了能够通过弹性索缆来简单地驱动控制构件,索缆可以自由地位于车辆座椅和起动杆上。因为,在使用索缆的情况下,通常只有张力转移到控制构件上,以存储能量形式的复位装置是优选的,复位装置存储控制构件的调节运动过程中产生的驱动能量,并以相反方向释放能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构件转动地铰接到座架部分,控制构件的某些部位具有凸轮,所述凸轮优选地具有至少两个平行的控制路径。在车辆座椅的高度调节中,两个座架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尤其是转动,这样两个座架可被设计成诸如平行四边形或者剪刀型框架。这有利于应用在车辆座椅的控制构件所进行的旋转运动中。控制构件最好是凸轮的形式,就是说,具有某些部位具有弧形的外部轮廓。为了执行所需的对车辆座椅的高度调节,凸轮也照样被驱动,其相对于座架部分转动,以引起气门装置相对于稳定位置的偏离,从而触发气门装置引起相应的压缩气体流进或者流出气弹簧。凸轮具有至少两个平行的控制路径,所述控制路径优选地绕着共同的旋转轴转动,优选采用同心的方式。控制路径以控制凸轮的形式提供,用于触发气门装置,从而能够确保车辆座椅的高度调节,以及实现与座椅承重无关的水平控制。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气门装置包括两个控制阀,这两个控制阀采用拉杆的形式,由平行的控制路径驱动。这样,即可采用简单的方式实现凸轮的双重功能,因为相同的控制路径用于加压或者连通气弹簧,而与任何时刻要完成的任务,如高度调节或者与高度无关的水平控制无关。第一控制阀用于堵塞或者允许压缩源尤其是压缩机使用压缩空气流。第二控制阀用于 连通气弹簧,从而允许降低车辆座椅。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构件的控制路径设计为弧形的圆周体,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半径。这种圆弧型的设置最好是与控制构件的转轴同心,因为这种圆弧形的配置,所以可以确保相应的控制构件的控制状态,也就是完全闭合或者完全打开。控制路径的两个圆弧部之间的变换通过节板来实现。节板应用到拉杆的几何轮廓上,位于圆弧部之间最小的角度切断处,以确保控制阀的快速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拉默股份公司,未经格拉默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018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